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金幣 > 馬蹄金 馬蹄金 mǎtíjīn 唐以降對漢武帝時鑄麟趾、褭蹏金及歷代馬蹄形或截圓椎形黄金鑄幣之通稱。《漢書·武帝紀》“〔太始二年詔〕:“今更黄金爲麟趾、褭蹏以協瑞焉。”顏師古注:“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爲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馬蹏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唐·康駢《劇談録》:“李汧公(勉)鎮鳳翔日,有屬邑編甿因鋤田得馬蹄金一瓮,里民送與縣署。”宋·洪邁《夷堅乙志》卷十一:“樹間擲金數十顆、銀十餘錠,黄白燦然……此馬蹄金也。”參見本類“金餅”。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金銀部 > 金 > 馬蹄金 馬蹄金 mǎtíjīn 亦稱“褭蹏”。馬蹄形鑄金。《漢書·武帝紀》載太始二年詔:“今更黄金爲麟趾褭蹏,以協瑞焉。”顏師古注:“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爲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馬蹏金,金甚精好,而形製巧妙。”蹏同蹄。宋·秦觀《弔鎛鍾文》:“豈爲麟趾褭蹄之形,翕然玩於邦國乎? ”清·谷應泰《博物要覽》卷三:“馬蹄金產林邑國,鑿石取之,狀如馬蹄,每得必雙,每兩蹄成一觔,足十二成,至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