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物寓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物寓言 一种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盛行的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形式利用对真实的及想象的动物的奇异描绘来解释基督教规和伦理道德。例如,想象中的鹈鹕习惯于杀死自己的小鸟并且在三天之后用自己的血使之复活。 这种描述用来比喻基督之死及其复活;羚羊的两只角被喻成《新约》和《旧约》等等。 中世纪的拉丁语和法语的动物寓言是建立在公元三或四世纪写成的希腊语动物寓言基础上的。 这是从寓言中分离出来的非科学的汇编。动物寓言集这种文学形式经常被过分地描绘,这种文学形式里所包含的虚构的故事可以在民间传说中找到其根源。 这些东西可以在许多儿童书籍中出现。例如弗兰西斯·纽伯里的《鸟的故事》(Natural History of Birds,1778)一书里提到一头狮子害怕一只公鸡的传说。 《彼得·潘》(Peter Pan,1904)一书里利用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当人们面对著狼群弯下腰从两腿之间看它们时,狼就会逃跑。 J·R·R·托尔金在《汤姆·邦巴迪尔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Bombadil,1962)里的一首诗是根据一个动物寓言叙述写成的。讲的是一个海上的动物大得使人们把它错当为一座岛屿。 T·H·怀特把一本拉丁动物寓言书译成《兽之书》(1954)。 17世纪的托普赛尔写的《四足兽的故事》一书非常像动物寓言。托马斯·鲍曼模仿《四足兽的故事》写了《介绍三百种动物》(1730)。 大约在1783年,约翰·马歇尔出版了一本儿童小册子,书名是《杰克·丹迪的兴奋》(Jack Dandy’s Delight)。这本书公认是继承动物寓言的文学形式。 每个动物的木刻都有一条相应的道德教训。 伊莱尔·贝洛克在他的《给坏孩子的兽之书》(1896)和《给更坏的孩子以更多的兽》(1897)这两本书中就这种文学形式举了喜剧性的例子。 E·内斯比特的《兽之书》(1900)描述了一个动物寓言,讲的是当你翻过写有这个寓言的书页时,兽就会活过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