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謂言而無信,不履行諾言,如食之消盡。一説偽言。張衡《思玄賦》:“集群神之執玉兮,疾防風之食言。” 食言ʂʅ24i 24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 明天一定来,不可~。《尚书·汤誓》: “尔无不信,朕不~。” 食言shíyán食: 吞没。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这是商汤伐纣时的誓词,意思是:“你们百姓若和我一心伐纣,我答应过你们的也一定兑现。”这是“食言”的最早出处。 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叫孟武伯的执政大夫向来言而无信,鲁国国君哀公对他很有意见,又对他无可奈何。公元前470年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孟武伯与同僚季康子在一个叫五梧的地方迎候。鲁哀公设宴,与迎接他的人共饮,为哀公驾车的郭重也在座。平时孟武伯很讨厌郭重,席间,孟武伯就挑衅地问:“郭重,你为什么这么肥胖呢?”哀公不等自己宠爱的郭重回答,便指桑骂槐地说:“食言多也,能无肥乎?”意思是说,吃的话多了,哪能不胖呢?弄得孟武伯很不自在。以后,人们就把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称之为“食言而肥”。 食言shíyán说话不算数;失信 △ 不该~∣~而肥。 【反】守信 食言shíyán〈动〉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从不食言│多次食言。 【同义】失信。 【反义】取信│守信。 食言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为食言。 (一) 食可释为吞没之意。《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二) 食也可释为伪意。《尔雅·释诂》“食伪也”郭璞疏:“故通谓伪言为食言,故此训食为伪也。”参见“食言而肥”。 食言;食盐◉ 食言shíyán 动 不履行诺言;不守信用。〈例〉~而肥/ 从不~/ 我说话算话,决不~。〈近〉失信。〈反〉践诺。 ◉ 食盐shíyán 名 食用的盐,味咸,重要的调味品和防腐剂。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工业上用于制染料、玻璃、肥皂等。〈例〉腌制肉、菜,离不了~。 食言(反)许诺 背信、失信、食言、爽信;诚信、取信、守信、有信○背信bèi xìn(动)背弃信用:他的~应受指责|~弃义|~行为|毁约~|~忘义,毁约弃情|我不能~|轻言~。 ○失信shī xìn(动)失去信用,多指违背盟约或诺言:~于人|~于民|从未~|屡屡~|他~了 |不要再~了。 ○食言shí yán(动)不履行诺言;失信:~而肥|决不~|不能~|他的~叫她失望|到底还是~了 |本王向来不~。 ○爽信shuǎng xìn(动)失信:责以~|过了约期,就是~。 ●诚信chéng xìn(名)诚实,守信用:治民颇有~|待人以~|~已孚|生意人以~为本| 以后得讲~|没有~,企业就无从发展。 ●取信qǔ xìn(动)取得信任:~于民|~于天下。 ●守信shǒu xìn(动)遵守信用:他一向~|你们可要~|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呢|他们竟敢不~|老兄果然~|不能不~。 ●有信yǒu xìn(动)有信用:言而~|~之人。 食言←→许诺shí yán ← → xǔ nuò食言:失信;不履行诺言。 许诺:应承;答应。 【例】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 我曾对母亲许诺,但她不了解那个许诺有什么意义。(七等生:《沙河悲歌》) 食言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汉书·匈奴传》:“朕闻古之帝王,约分明而不~。” 失信 失信背约 违言 违信背约 临期失误 背弃信用:背信(~弃义) 爽信 违信 说话不守信用:言爽 对人不讲信用:失信于人 不守信用,没有信用:无信 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食言(~自肥) 言而无信 言而不信 说话不算数,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自食其言 言而无信,只图自己得利:食言自肥 做事不守信用,言行不一:行不顾言 行不及言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言行相反 失期,约期而失信:骞期 不履行诺言:违信 忘记别人的恩德,不履行自己的诺言:背惠食言 随便许诺,言而无信:轻诺寡信 轻言寡信 寡信轻诺 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不守信用:失信) ☚ 言行一致 反复无常 ☛
言行不一 言行不一言不及行 言行不类 言行相诡 言不顾行 言行不符 言行不副 言行不类 言清行浊 行浊言清 言不及行 洁言行污 有口无行 洁言污行 行不副言 言行相互违背:言行相悖 言行相诡 说话不算话:食言 反汗 反齿 只讲空话,而不实行:徒托空言 徒设空言 徒付空言 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言方行圆 不守信用,言行不一:言不践行 当面称誉,背后诽谤:面誉背毁 面誉背非 谗谄面谀 言行前后不一:贰行 言语反复,前后不一:两舌 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鸟声兽心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言行不一)
另见:虚话 ☚ 表里不一 阳奉阴违 ☛ 食言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one’s promise 食言背弃诺言; 不履行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