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食管shíɡuǎn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接咽,下通胃,用来输送食物。也说食道。 食管shí guǎn连接咽喉和胃的管状器官。1851年合信《全体新论·脏腑功用论》:“破边胃经图: 食管、贲门、幽门、胆管。”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11号:“食管上接食物,会厌下闭气管,食循舌根斜下,由会厌上过气管,达入食管矣。食管初则上舒以纳,继之则上缩以逼之,节节如是,递传食物入胃矣。” 食管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食管esophagus又称食道。 食管食管上端位于人体第6颈椎,下端约于第11胸椎左侧与胃连接,全长25 cm。分颈部、胸部、腹部3部分。颈部短约5 cm,胸部18~20 cm,腹部1~2 cm。食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在食管起始处,距切牙约15 cm;第2个距切牙约25 cm;第3个距切牙40 cm。其中尤以第2个狭窄常为异物滞留的好发部位。 食管esophagus系一肌性管道,是消化管最狭窄的部分。长约25~30cm。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处接咽,向下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在第11胸椎体左侧移行于胃。食管的前方,在颈有气管,胸部有气管、支气管、心包等。食管各部口径大、小不一,全长有3个狭窄处:第1狭窄在食管起始部,距门齿约15cm;第2狭窄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门齿约25cm;第3狭窄在膈肌食管裂孔处,距门齿约40cm。上述3个狭窄是异物容易停留处,也是食管疾病多发部位。食管疾病以食道炎、憩室、异物、静脉曲张、肿瘤等为多见。X线、食管镜检查有意义。 食管由肌肉和粘膜组成的管形器官,上接咽,下通胃,是消化道的一部分,食管壁肌纤维有扩张性和收缩性,把食物推进胃内。 食管 食管亦称“食道”。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连于咽,沿脊柱椎体下行,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通入胃,全长约25厘米。依食管的行程可将其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食管主要由环节肌层(内层)和纵行肌层(外层)组成。由于这两种肌肉的收缩蠕动,迫使食物进入胃,故其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进食物。 ☚ 舌 食管的老化 ☛ 食管oesophagus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上端约平第6颈椎下缘与咽相接,下端平11胸椎体处接胃的贲门。长约25cm。可分三段,颈段约5cm,胸段18cm,腹段仅1~2cm。食管有三处狭窄:第一狭窄在食管起始部,距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位于它与左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距切牙约24cm;第三狭窄部在穿经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 食管shíguǎn即食道。上接咽部, 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食管 食管食管是连接咽与胃的一条肌性管道,全长约25cm,大部分走在脊柱前方。根据所在部位可将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食管颈部平环状软骨下缘与咽相续,自起端到颈静脉切迹平面的长度约为 5cm。其前方为气管,后面贴近椎体,隔以颈深肌和椎前筋膜。喉返神经上行于气管食管间沟内,并稍偏前方;食管颈部的两旁还有颈总动脉和甲状腺叶的后部。食管胸部上接颈部,下至第10胸椎平面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长约18cm,行径上纵隔时位于气管与脊柱之间,而稍偏左侧经过主动脉弓的后面;在后纵隔内它沿胸主动脉的右缘下降,而后再次偏向左侧,跨过主动脉前面通过膈肌进入腹部。位于食管胸部前方的器官,上部是气管,中间是右肺动脉及左主支气管,下部与心包及左心房相邻,在纵隔内,还有胸导管与食管相隔,食管腹部长约1~2cm,位于肝左叶后面,倾斜向左,在第11胸椎平面续于胃的贲门。膈食管膜(韧带)分为上下行走的两支,其上支来自膈下筋膜,沿食管上行到达膈上不远处,分成细纤维进入食管壁内,其下支沿食管下行到达胃底部。膈食管膜是坚韧的筋膜,在裂孔处形成一个食管外套,将食管固定在裂孔部位,它随膈肌上下活动拉紧食管,有闭合贲门的作用。 食管狭窄部位示意图 ☚ 咽 胃 ☛ 食管 食管食管也称食道,为连接咽和胃的管道,长23~25cm,其功能是将口腔的食物输送入胃。由于管壁环行肌的张力,食管粘膜平时有7~10条纵行皱襞,使管腔缩小。在食管的横切面上,见管腔呈狭细的星形裂隙。食物通过时这些皱襞消失。食管的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见图)。 食管横切面模式图 1.复层鳞状上皮 2.固有层 3.粘膜肌层 4.粘膜下层 5.固有食管腺 6.肌层 7.外膜 粘膜 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粘膜显白色,与淡红色的胃贲门粘膜呈锯齿状交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由20~25层细胞组成,浅层细胞含透明角质颗粒,但上皮并未真正角化。在食管下端,上皮突然变成胃的上皮。上皮基底面凹凸不平,固有层形成许多乳头凸向上皮。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纤维较细密。除成纤维细胞外,常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并见少数淋巴小结。粘膜肌层出现于环状软骨水平,由纵行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 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有许多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此层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束和粘膜下神经丛。 肌层 食管肌层的组成和排列不规则。食管上1/3为骨胳肌。中1/3出现平滑肌束,与骨胳肌混杂存在。下1/3为平滑肌。肌层分两层,但还不是较整齐的环行层和纵行层。内层为许多螺旋或斜行的肌束,外层的肌纤维也不规则。 外膜 成自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经此层出入。 食管的腺有固有食管腺和食管贲门腺,都分泌粘液,滑润粘膜上皮,便于食物通过。固有食管腺是复管泡状腺,位于粘膜下层,由粘液性腺泡组成。小导管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几个小导管汇成较大的导管,为复层鳞状上皮,穿过粘膜肌层和固有层,开口于粘膜表面。此腺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在食管上半段较多。食管贲门腺一般分二组,一组在食管上段,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有无不定,为粘液腺;另一组在食管下段,其结构与胃贲门腺相似,为分支管状腺,成于粘液性腺泡,粘液性细胞间常有少数壁细胞和胃酶细胞。 ☚ 咽 胃 ☛ 食管gullet 食管esophagus;gulle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