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决堤防唐朝因私利或挟嫌报复故意决堤的严重犯罪。《唐律疏议》解释说:故决堤防不同于盗决堤防(参见《辞书》盗决堤防条),“谓非因盗水,或挟嫌隙,或恐水漂流自损之类,而故决之者。”因故决堤防犯罪性质恶劣,《唐德·杂律》处罚亦较盗决堤防为重。凡“故决堤防者,徒三年;漂失赃重者,准盗论;以故杀伤人者,以故杀伤论。”即比照杀人者,处斩;或比照损伤人肢体,流二千里。同时要“明偿减价”,适当赔偿被害者的物质损失。宋因唐制,无所更改。明朝、清朝制律把故决堤防与盗决堤防归为一门,置于各自律文的《工律》部分。同时对故决堤防的惩罚略有加重。如“故决堤防者,杖一百,徒三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