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养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食养学派 食养学派以饮食调养为主要方法补益精气、增强体质、防病益寿的养生学术流派。始萌于商周饮食调配,继论于孔子馔馐烹制,《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论食养原理,至南北朝、隋唐时代专著迭出,遂形成食养学派。代表人物与著作有孙思邈《千金要方》;孟诜《食疗本草》;宋元陈直、邹铉《养老奉亲新书》;朱震亨《格致余论》“养老论”、“茹谈论”,以及忽思慧《饮膳正要》等。饮食是人体营养的基本来源,脾胃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场所,所以进食的品种及其内含的成分合理,脾胃机能旺盛是维持身体健康、防病益寿的根本所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认为谷物主食与水果、肉类、蔬菜副食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协调均衡,达到真正补益精气的目的,这是很科学的,所以《内经》提出“谨和五味”作为食养的基本原则,反对偏食。特别是肉脂精粮,古人称之“膏梁”、“肥甘厚味”,偏食多导致消渴、晕厥、半身不遂即今日的心脑血管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对人体健康与寿命危害极大。食养的另一方面,主要是节制饮食以保护脾胃。《素向·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已伤,饮食不能化生气血,百病丛生。此外,古人还认为“药食同源”,并按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能功用认识食物品类,如此则可根据食物的些微偏性,日用之以纠正体质或病证的偏性,前者也是食养内容,后者则称为食疗。食养的方法非常丰富,归纳为以下4种: ☚ 调气学派 药饵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