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员的病伤治疗
飞行人员的病伤治疗,包括飞行人员在队就诊、计划矫治和住院治疗三个方面。做好飞行人员的病伤治疗工作,对于迅速恢复病伤飞行人员身体健康,缩短间断飞行时间,巩固航空兵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飞行人员病伤的主要特点是飞行与病伤相互影响明显,飞行各种因素可导致病伤的发生和病情加重,疾病又可妨碍飞行和危及安全。飞行中缺氧、低气压、加速度、噪音、震动、环境照明度和温度剧变等,是飞行人员某些特有病症的诱发因素。如在防护不良的情况下,氧分压下降可导致急性缺氧。大气压力下降可引起减压症。在正加速度的作用下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灰视、黑视乃至空中晕厥。有些疾病,甚至是轻微的健康状况异常,都可能对飞行造成严重影响,如轻度上呼吸道感染或某些慢性鼻咽部炎症,对地面人员的工作不一定有妨碍,但飞行时由于气压剧变,可产生中耳或(和)副鼻窦的气压性损伤;前庭功能过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影响不大,而在飞行中却可能引起晕机病;立位耐力不良和梦游症对地面工作不致引起不良后果,而对飞行则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胃肠胀气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使人感觉不适,但不一定影响工作,而高空飞行时,由于胃肠道气体膨胀,能引起剧烈腹痛或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反射性影响,影响飞行安全;屈光不正,视力减退,隐性斜视等对一般工作人员也不会有多大妨碍,而对飞行人员,则能影响空中观察和目测判断,以至贻误战机或造成严重后果。
基于飞行人员病伤的上述特点,对飞行人员病伤治疗有着比地面工作人员更高的要求,主要是:
❶担负飞行人员病伤治疗的医护人员应经过航空医学训练,能够应用航空医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病因分析和诊断治疗。
❷各级治疗机构既要重视飞行人员一般性伤病的治疗,又要重视飞行人员特有病症的治疗。不仅要治疗主要疾病,而且对次要疾病也要注意治疗,即使是一些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或一过性的病症也不可忽视。
❸各种治疗措施既要考虑病情需要,又要考虑对飞行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停飞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时,用药必须更为慎重,要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飞行前严禁使用镇静、安眠、降压和抗过敏药物,以免因药物作用降低生理功能,影响飞行安全。
❹飞行人员有病送到医院时,一般均应入院。要力求治得彻底,不仅要求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力求恢复到适合于飞行的程度才可出院。
❺空军医院为飞行人员设专门病室,避免和其它病人混居。
❻重视体育锻炼。不仅加速度耐力不良、平衡功能不良、肥胖症等要以体育疗法和饮食疗法为主,飞行人员的其他病伤,如病情许可,也要维持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素质。
飞行人员病伤治疗是由航空军医、场站卫生机构、空军医院、空军总医院组成医疗体系进行的。任务区分是: 航空军医与场站卫生机构共同负责飞行人员病伤的在队治疗和慢性病的计划矫治; 空军医院收治本军区内需要住院或健康鉴定的飞行人员; 空军总医院收治各空军医院转来的疑难病伤飞行人员,和空军直属部队的病伤及需健康鉴定的飞行人员。
飞行人员经空军医院治疗后,如有必要,可介绍到空军疗养院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