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风洞

风洞

汉族名胜传说。流传于福建武夷山。相传明朝年间皇帝到武夷山地区游玩,带着很多随从还有乐队。其中有个年轻笛手,不愿侍候皇帝,就跑到一座山峰上躲起来,采集山上的柴竹制成笛子,卖了以后来维持生活。他常常吹起优美动听的笛子,后来人们把吹笛手住的地方称为“芦笛峰”。一天,吹笛手卖笛回来,由于非常疲倦,不觉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只见山谷中一座华丽的楼阁,许多仙女来往于一片紫竹林中。年轻笛手想采几枝竹子作笛子,就走过去攀着一枝紫竹,可是从楼阁中传来吆喝声。年轻笛手吓得跳进了一个洞穴,他随手把手中芦笛倚在洞壁间,这时,一阵清风吹来,那枝竹笛迎着清风吹出阵阵优美的仙乐。楼阁中的公主也被美妙的笛声打动了,便派人来请吹奏手,他刚想同来人同去楼阁,只见一片白光闪过,山谷中什么也看不见了,以后年轻笛手倚笛的洞穴,就被人叫做“风洞”。

☚ 酒坛峰   望哥石 ☛
风洞0750气窗。官话。许钦文《该死的红丸犯》:「听的人愈来愈多,在~前面,已站满了一大堆。」

风洞fēngdòng

〈名〉 以人工方法造成气流并用来研究气流或气流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管道装置。

风洞fēngdòng

〈名〉以人工方法造成气流并用来研究气流或气流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管道装置。
 ◇ 我国风洞设备群性能配套。(文汇报.1989.10.22)
 ◇ 耐可公司为著名运动员迈可尔·约翰逊参加悉尼奥运会专门设计了一双经过风洞实验的运动钉鞋,以5个钉代替了传统的11个钉,其重量只有138克。(光明日报.2000.9.29)

风洞;封冻

◉ 风洞fēnɡdònɡ  能在其中造成一定气流的装置,用于进行空气动力方面的各种模拟试验。
◉ 封冻fēnɡdònɡ 
❶(江、河等)水面结冰。〈例〉江河~/ 寒流期间池塘都~了。
❷土地上冻。〈例〉地表~了。

风洞fēnɡdònɡ

〈名〉以人工方法造成气流并用来研究气流或气流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管道装置。

风洞fēng dòng

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1937年11月1日梅贻琦《函航委会关于航研所事》:“航空研究风洞之土木工程,现正加紧进行。”1949年张以棣《航空趣味·飞机是怎样制成的》:“我们先得把飞机放在风洞中试验。”◇风隧。

风洞

风洞

位于叠彩山腰,为岩溶地貌“穿洞”。山势横列,风洞南北对穿,两头大,中间小,才通人,形同两个相通朝外的喇叭口。炎夏六、七月,即使外面骄阳似火,无一丝风影,立于洞中,也觉凉风习习。清人施彰文有“古洞穿山腹,天风六月寒”之吟。风洞内遍布石刻和造像,洞口左壁有近代教育家马相伯刻像及像赞,北口石壁有康有为的题刻,北口右侧,有清代桂林画家朱树德的“桂林八景记”等。桂林八景是:桂岭晴岚、訾洲烟雨、东渡春澜、西峰夕照、尧山冬雪、舜洞熏风、青碧上方、栖霞真境。续八景是:叠彩和风(即风洞)、壶山赤霞、南溪新霁、北岫紫岚、五岭夏云、阳江秋月、榕城古荫、独秀奇峰。

☚ 瞿张二公成仁碑   木龙古渡 ☛

风洞

空气动力学中用来产生气流的试验设备。试验时把模型或实物置于风洞中,利用人造气流,测定并研究空气在物体周围流动时所产生的作用(如升力、空气对飞机的阻力、物体表面压强的分布等)。

风洞

风洞wind tunnel)

观测气流流动或气流与飞行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管道装置。主要由稳定段、收缩段、喷管、试验段、扩压段以及动力段等部件组成(见上图)。试验时,将缩小比例的飞行器模型用支架固定在实验段中,驱动气流流过模型,并改变风洞内风速及飞行器模型姿态,模拟真实飞行情况,同时测出飞行器模型受到的空气动力。广泛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规律、验证和发展理论,确定飞行器的外形及其气动性能。按实验的流速范围可分为低速风洞(Ma<0.3)、亚音速风洞(0.4
风洞结构示意图
(a) 低速风洞;(b) 超音速风洞

☚ 地面效应   飞机飞行性能 ☛

风洞

产生人工气流,用于观测气流或气流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管道装置。通常由稳定段、收缩段、喷管、试验段、扩压段、动力段等组成,还包括相应的观测装置和控制调节装置。按结构分有开路式和回流式。按气流速度分有低速、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等风洞。按试验内容分有常规风洞和特种风洞。特种风洞有烟风洞、自由飞风洞、立式风洞、变密度风洞、低温风洞、烧蚀风洞、炮风洞等。

风洞

风洞

风洞也称“风道”,是研究气流和物体(如救生装备、人体等) 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设备。它利用风扇等在试验段造成速度分布均匀(或速度剖面按一定规律分布)、没有混乱、脉动适度、符合实验要求的流场。根据风洞试验段气流速度的大小,一般称气流速度小于135m/s的风洞为“低速风洞”,可以不考虑空气的压缩性; 气流速度在170m/s以上者为“高速风洞”,需要考虑空气压缩性的影响。空气流动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为“马赫数”(M数)。根据M数的大小,可将近代高速风洞分为,高亚音速风洞(0.412)五类。风洞按其基本结构型式又可划分为两大类:
❶开路式风洞。无空气导流回路,在风洞尾部安装有风扇,开动时即可将风洞前方的空气吸至风洞内造成气流。风洞的进口部分称“收缩段”。其后一段称“试验段”,为放置试验对象部位。风洞的最后一段称“扩散段”,空气由此进入外界。为使试验段内气流尽量均匀,在收缩段中安装整流器。
❷回路式风洞。其主要构件与开路式相近,只是加装了连续的空气回流段和一些导流片。有的试验段是开口的,空气由收缩段流经此空间进入扩散段,故又称之为“回路开口式风洞”。为提高风速和减少噪声,可将试验段封闭,称“回路闭口式风洞”。根据气流的工作时间,还常将超音速风洞分为两大类:
❶暂冲式风洞。也是一种开路式风洞,工作时间较短,系利用高压储气瓶或真空箱与大气间的压力落差,使气流由储气瓶中冲出或迅速被吸进真空箱,中间经过拉瓦尔喷管,形成超音速流。这种风洞多作成闭口式。
❷连续式超音速风洞。由强有力的压气机获得所需要的压力落差。有开路闭口和回路闭口式两种。


图1 回路式低速风洞示意图


1. 电动机舱 2.导直片 3.风扇叶片 4.稳定段 5. 收缩段 6. 试验段 7.扩散段


在航空与航天医学的实验研究中,风洞主要用于进行下述两方面的工作:
❶研究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的影响,如关于气流吹袭伤(为局部气流动压直接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人体软组织和空腔器官损伤)和气流扑打伤(由于高速气流使身体各部位气动力减速过载不同所引起的头部及四肢损伤) 的致伤机理研究。
❷研究在有防护的情况下,人体抗气流吹袭的能力,如采用什么型式的弹射座椅和防护装备才能保证飞行人员在敞开式弹射中的安全等。常进行的人体风洞实验有: 在不同的弹射击发方式下,人体或模型的四肢、躯干及头部的测力或测压实验;观察人体暴露部分变形、受损伤情况及飞行人员服装和装备抗气流吹袭强度的实验等。为精确模拟座椅弹射进入气流时的气动力冲击情况,须对风洞的阀门进行特别设计,实验时使阀门按事先给定的速率启闭;或者利用专门机构将人椅系统推入气流。有的风洞中,除阀门系统外,在喷管出口处还附加一导流装置。实验时,阀门系统与导流装置协同动作,使气流按实验要求冲过实验对象。还可利用垂直尾旋风洞进行飞行人员跳伞或弹射救生模拟实验。为模拟救生装备及人体真实情况,常用原尺寸的实验件或直接由受试者进行风洞实验,故所用风洞试验段尺寸应较大。在闭口式低速风洞,“堵塞比”(实验对象迎风面积与风洞试验段横截面积之比) 一般应小于10%。但作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也是必需的,特别是在探索性研究阶段。


图2 受试者在风洞实验中的情形

☚ 振动实验设备   假人 ☛

风洞

风洞

风洞也称“风道”,是研究气流和物体(如救生装备、人体等) 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设备。它利用风扇等在试验段造成速度分布均匀(或速度剖面按一定规律分布)、没有混乱、脉动适度、符合实验要求的流场。根据风洞试验段气流速度的大小,一般称气流速度小于135m/s的风洞为“低速风洞”,可以不考虑空气的压缩性; 气流速度在170m/s以上者为“高速风洞”,需要考虑空气压缩性的影响。空气流动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为“马赫数”(M数)。根据M数的大小,可将近代高速风洞分为,高亚音速风洞(0.412)五类。风洞按其基本结构型式又可划分为两大类:
❶开路式风洞。无空气导流回路,在风洞尾部安装有风扇,开动时即可将风洞前方的空气吸至风洞内造成气流。风洞的进口部分称“收缩段”。其后一段称“试验段”,为放置试验对象部位。风洞的最后一段称“扩散段”,空气由此进入外界。为使试验段内气流尽量均匀,在收缩段中安装整流器。
❷回路式风洞。其主要构件与开路式相近,只是加装了连续的空气回流段和一些导流片。有的试验段是开口的,空气由收缩段流经此空间进入扩散段,故又称之为“回路开口式风洞”。为提高风速和减少噪声,可将试验段封闭,称“回路闭口式风洞”。根据气流的工作时间,还常将超音速风洞分为两大类:
❶暂冲式风洞。也是一种开路式风洞,工作时间较短,系利用高压储气瓶或真空箱与大气间的压力落差,使气流由储气瓶中冲出或迅速被吸进真空箱,中间经过拉瓦尔喷管,形成超音速流。这种风洞多作成闭口式。
❷连续式超音速风洞。由强有力的压气机获得所需要的压力落差。有开路闭口和回路闭口式两种。


图1 回路式低速风洞示意图


1. 电动机舱 2.导直片 3.风扇叶片 4.稳定段5. 收缩段 6. 试验段 7. 扩散段


在航空与航天医学的实验研究中,风洞主要用于进行下述两方面的工作:
❶研究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的影响,如关于气流吹袭伤(为局部气流动压直接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人体软组织和空腔器官损伤)和气流扑打伤(由于高速气流使身体各部位气动力减速过载不同所引起的头部及四肢损伤) 的致伤机理研究。
❷研究在有防护的情况下,人体抗气流吹袭的能力,如采用什么型式的弹射向舱内渗入,这与飞船座舱气体向外泄漏的情况正相反,且可造成舱内气体为外界气体掺杂。为此,舱门密封不采用一般低压舱的单密封圈,而以两道无接头整体硅橡胶密封圈并行安装,关门“上升”后,在舱外用小真空泵连续从两密封圈之间的小腔抽气,使腔内气压维持于比舱内稍低的水平。舱内气体即只能向外泄漏。采用高性能双密封圈可使漏气量减低到每cm长度为10-6ml/s。有的小型密闭模拟舱则直接采用双层舱壁并抽去夹层间的气体,也可取得同一效果。


图2 受试者在风洞实验中的情形


受试者可较长时间(为期数周至一年左右)生活在这种密闭舱内,进行密闭循环生态学实验。这对于长时间载人航天飞船舱内气体环境的选择,发展自给式循环再生生命保证系统以及研究人对于长时间航天的适应性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 太空舱和密闭模拟舱   航天飞行模拟器 ☛

风洞

wind tunne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