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格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风格主义

风格主义

亦译“矫饰主义”或“体裁主义”。来源于意大利语Maniera(风格)。指文学艺术中强调形式的奇巧而轻视内容,过分强调风格上的个人癖好,或指对别人独特风格、技法的生硬搬用和模仿。在西方也有人用来贬指文学艺术中矫揉造作的风格和方法。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同时出现与文学艺术中风格相近的一个画派,并盛行一时。强调描绘精细、紧凑、突出主观色彩,追求奇巧技法,要求形式与构思持续不断地精益求精,使夸张和冲突达到最大限度。风格主义有自己的学术团体和理论,并衍生出各种支流。

☚ 佛罗伦萨画派   学院派 ☛
风格主义

风格主义Fenggezhuyi

约1525—1600年的一种意大利艺术风格。源于意大利语maniera,意为游离于自然和非创造性的纯技术活动。17世纪以后的批评家常作为一种贬意词使用。风格主义逆古典主义原则而动,喜好寓意和繁琐的结构,强调由形体的洗练和抽象化造成的非现实性,它是比自然描写更注重美的理念的艺术,正因为如此,作品的接受层缩小限定为仅少数上层贵族。

爱的寓意 布隆兹诺

☚ 圣殇图   枫丹白露画派 ☛
风格主义

风格主义The style

又称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1917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现的荷兰艺术派别。最著名画家是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其余还有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凡·德·列克(Bart Van der leck1876—1958)等人。风格主义认为“立体主义没有接纳它自身发展的逻辑后果,它并未朝着表现纯粹造型的目标前进。”风格主义进一步将自然形体精简成类似几何形的象形物,完全不使用具象的元素。他们的创作原则是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在色彩上仅表现三原色(红、黄、蓝)与三非原色(黑、白、灰)的关系,用以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风格主义者主张:艺术必须“变其本性”,也就是艺术无需呈现自然事物的细微末节,而是由抽象的元素单独组合而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风格主义与康丁斯基的抽象理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但二者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却不相同。康丁斯基运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自由的富有活力的笔触来创造画面,而蒙德里安却将全部理性和感情装入绝对的规矩之中,他们都不再现现实物象,因而,人们称前者为“热抽象”,后者为“冷抽象”。他们一起构成了20世纪抽象艺术的两大阵营。作为一个艺术运动,风格主义的影响波及绘画、装璜艺术、家具设计、印刷和建筑。风格主义美学在20年代越出荷兰国界,在德国的包浩斯和国际风格中也得到表现。

☚ 构成主义   蒙德里安 ☛

风格主义

Mannerism(亦称样式主义、娇饰主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