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颜色视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人类对不同波长光线刺激发生的主观感觉。正常人大约可分辨出 120—180种不同的颜色。在视网膜中,尤其是在其中央凹处有视锥细胞,它们是负责在亮光下感光的。这些视锥细胞虽然从形态上看起来是相同的,但用光谱吸收方法和记录它们对不同波长的电反应时,可将它们分为三种细胞,分别对波长550—590nm(红)、525—535nm(绿)及450—475nm(蓝)的光最敏感,称为感红细胞、感绿细胞和感蓝细胞。现在知道,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的原因。由于在不同的颜色光线中,三种感光色素的敏感度不同,因而三种细胞兴奋的程度匹配不同,故组合成多种不同的颜色。当然颜色视觉除与三种视锥细胞有关外,还与视网膜中其他细胞和丘脑的细胞的传递,以及大脑皮层细胞有关。彩色电视的颜色原理与人的颜色视觉是类似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上述理论的可靠性。 ☚ 视力和视野 色盲与色弱 ☛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yanse shijue个体对可见光谱上不同波长光线的主观映象。人眼能感受和分辨波长在380~760毫微米之间的150种左右不同色光。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分别含有红、绿、蓝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并分别对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敏感,其他色觉,均由这三种视锥细胞中的感光色素在受到刺激后,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而引起。色觉的产生并非在视网膜上,而是通过视网膜上视锥细胞的感受兴奋后,把信息传至视觉中枢, 经综合而形成的。 ☚ 新生儿视敏度 色觉理论 ☛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人类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形式,是通过视觉系统的整个分析功能来完成的。它属于主观感觉,但也表达了对光波波长的辨别能力。彩色对无色觉的动物,只表现为色调的深浅。人眼对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主要可辨别出七种颜色。每种颜色觉均有对应的一段刺激光谱(图1)。 图1 光谱各部分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若用全部可见光谱同时照射人眼,则为白光;若用全部可见光谱先照在一个物体上,物体的色素将大部分光线吸收掉,只反射出部分光线来,这个物体就会显现出某种颜色。如只将波长为510~570nm的光反射出来,人看这个物体是绿色的; 只将波长630~700nm的光线反射出来,则物体将是红色的;只将波长450~480nm的光线反射出来,则物体将是蓝色的。用分光镜或光栅可把日光分为七色光谱。若把七色光(如色光灯的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起来,则成为白光。但在物理学上只要把红、绿、蓝三色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起来,即可得到白光,因而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红+绿+蓝—→白 若先将三原色中的两种光先混合起来,然后再和第三种光混合,仍可得到白色光。 红+绿—→黄; 黄+蓝—→白 三色觉学说 以各种方法,如使用混色盘、色光灯等,将三原色中的两个成分或三个成分以不同比例加以混合,叫人辨认,一般人大约可以辨出120~180种不同的颜色。以这种三原色的概念为依据,于上世纪初(1807年),Young首先提出了三色觉学说,后来得到Helmholtz(1824年)的发展与改进而沿用至今。最初由于对视网膜的结构了解得不够,只是提出了人视网膜有三种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感光成分,即三种分别对于波长为550~590nm(红)、525~535nm(绿)及450~475nm(蓝)的光有最大吸收功能的色素(图2)。后来知道这些色素是在锥状细胞之内。现有不少资料表明,视网膜有三种感受不同光线的锥状细胞。在结构方面,在视网膜中央凹部位的锥状细胞与单个双极细胞及单个神经节细胞之间具有一对一的联系,因此色觉信息的传递是分别传入的。但上述结构并不说明在视网膜内各层细胞之间没有横的联系,如水平细胞的突起就横跨于各感光细胞底部之间,而无长突细胞就横跨于双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所形成的突触之间。可能在视网膜内部即有初步综合作用或编码功能。用很小的红光点照视网膜中央凹的极小区域,可出现与之相连的神经节细胞兴奋,而照其四周邻近区则出现感绿纤维抑制。这一现象也说明各感光细胞彼此有联系。关于三种锥状细胞的说法,多在低等动物视网膜的实验中得到证实,而在人体得到的资料尚较少。 图2 锥状细胞感光色素的吸收光谱(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 色盲和色弱 人对三原色中的一种或两种缺乏辨别能力,就称为色盲。对红色缺乏辨别能力的,称为第一原色盲;对绿色缺乏辨别能力的,称为第二原色盲;对蓝色缺乏辨别能力的,称为第三原色盲。其中以第一、二两种较多见。也有对红绿两种颜色都缺乏辨别能力的,称为单色觉。实际上这种人就是全色盲,因为他看东西只是依据一种颜色的深浅、光亮度来表达正常人所看到的颜色。还有极少数人全部靠杆状细胞来辨别物体,在理论上这种人才能称为全色盲。色盲的人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与正常人是不同的。例如红色盲的人除了认红为黑外,对于由红-绿刺激而出现的黄色觉也是异常的,可能认为是暗绿色。因为缺黄色觉,也将影响到由黄-蓝刺激而出现的白色觉,可能将其认为青色(或淡青色)。绿色盲的人就更明显了,他不仅对绿色本身缺乏识别能力,而且对绿与红之间、绿与蓝之间的颜色均不能严格判别。若叫这种人识别由淡黄与浅绿和青色细点所组成的字或图形,他可能将6看成8字。色盲的程度个人也不一样。若一个人对红色辨别能力比正常人弱而不是完全看不出,就称为红色弱。同样也有绿色弱。色盲和色弱除极少数人是由于视网膜发生病变外,绝大多数人是由先天性的遗传所致,患者中以男性为多。男性约有8%患有色盲,女性只有0.5%。 ☚ 视敏度 视网膜的生物电现象 ☛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color vision亦称“色觉”。与“明暗视觉”相对。可见光谱上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不同颜色的视觉。在380~780纳米的可见光谱上,人能感受和分辨出150种以上的不同颜色。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分别含有红、绿、蓝三种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其他色觉都是由这三种视锥细胞中的感光色素受到刺激后,通过某种方式按不同比例混合引起的。颜色视觉产生的机制是视锥细胞感受到兴奋后,把信息传至视觉中枢经综合即产生各种颜色的感觉。形成的颜色又因色调、饱和度和明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 明暗视觉 明视觉 ☛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在可见光波内,对各种波长光线的视觉。人眼能分辨出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150种不同的颜色。人眼视网膜上含有红、绿、蓝三种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分别对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敏感,其他色觉均为这三种视锥细胞中的感光色素以不同比例受到刺激所引起。颜色的三个特性——色调、饱和度和明度,分别取决于光的波长、色彩中含灰量的多少、光波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率。 ☚ 浦肯野现象 补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