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异腹诽案
西汉武帝时为解决财政危机,接受廷尉张汤的建议,发行了以鹿皮制做的“皮币”,每张定价四十万钱。并规定王侯朝贺献璧时,必须用皮币来做衬垫,强迫贵族购买。大农令颜异对此反对,上奏说:王侯朝贺所用的苍璧每枚才值数千钱,而做衬垫的皮币反倒值四十万钱,是本未不相称。引起武帝和张汤的不满,欲加以陷害。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张汤遣宾客往见颜异,提起新制订的法令有不便于民的内容。颜异没有回答,仅翻动了一下嘴唇。张汤闻讯后即上奏颜异身为九卿,见法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以此论罪处死。此后,开始有了“腹诽”之法,尽管当事人没有犯罪的言语和行动,司法官吏也可以主观推定其有罪。这种罪名的存在,充分反映了封建司法的蛮横武断和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