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频繁变动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频繁变动阶段 频繁变动阶段1958年至1979年1958年,安徽省试行地方信贷资金“小包干”。8月,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制定《安徽省1958年下半年信贷资金管理意见》,以地方6项存款(城乡储蓄、地方工业、合营工业、手工业、地方财政金库、增加额包干使用)用于地方贷款(地方工业、合营工业、手工业、农业贷款),增加额多余上交,资金不足拨补,该办法在合肥试点。1959年起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流动资金一律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的规定,下放部分信贷管理权限,凡地方管理的各项存、贷款项目实行“存贷下放、计划包干、差额管理、统一调度”的办法。2月,安徽省委财贸部肯定了实行信贷小包干的办法,同意继续推行,具体规定为:地方国营工业、合营工业、手工业贷款由省核定本季度指标,将地方工业存款和城镇储蓄存款增加额划归地方工业贷款使用。农贷按定额办法管理,农村存款增加额仍划归农贷调剂资金,其余项目按计划指标分项管理。1959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调整专区和县两级信贷管理权限的指示》,决定信贷资金由中央和省两级管理。安徽省委批转省人民银行党组《关于调整专区和县两级信贷管理权限意见的报告》,决定省对专区和县不再实行小包干办法,一律由省统筹安排,实行计划分项管理。取消原来城镇储蓄增加额可用于工业贷款,农村存款增加额可用于农贷的规定。1962年1月,省人民银行制订《安徽省信贷计划管理办法(初稿)》,贯彻“当年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贷款按计划,追加按程序,按季核批,分级管理,分项掌握,专款专用,停止执行“差额包干”办法。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据此,人民银行总行颁发《关于信贷计划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1963年2月,省人民银行转发全省贯彻执行。它的实施使“大跃进”中被削弱的信贷计划管理制度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对促进国民经济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1966年以后,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银行信贷计划管理受到了严重破坏。1972年11月,安徽省分行根据总行制订的《信贷、现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实行中央统一计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的信贷计划体制。中央管省年度计划,省在年度计划内按季度实施计划。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一办法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 ☚ 统收统支阶段 差额控制阶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