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領約 領約 lǐngyuē 清朝后妃用以繫於項間的飾物。《大清會典圖·冠服·禮服二》:“皇后領約,鏤金爲之,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黄絛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緑松石二。” 领约lǐngyuē清代贵妇佩于颈间表示品级的装饰品。金属为之,镂金一圈,垂于胸前部分略宽,两端渐窄,上按品秩嵌不等数目之东珠、宝石。皇后领约,镂金,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各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贵妃所用者,饰东珠七,垂明黄绦;皇子福晋所用者,饰东珠七,垂金黄绦;贝勒夫人所用者,饰东珠七,垂石青绦;民公夫人所用者,饰红蓝小宝石五,垂石青绦等等。后妃、命妇等多在祭神、祭灶、万寿节帝后诞辰时,挂戴项间,常与朝服相配。《大清会典图·冠服·领约》:“皇后领约,镂金,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各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 领约佩饰。俗称“项圈”。满族旧俗,妇女喜戴各类首饰,项饰在清朝入关前为朝贡或赏赐下属的重要物品。入关后成为官服佩饰,是贵族妇女品秩表徵之一。金属为之,镂金一圈佩挂颈上,垂于胸前部略宽,两端渐窄作龙首形,上按品秩嵌不等数目之东珠、宝石,背部垂2绦,中贯珊瑚珠1颗,末端缀坠角2个,穿朝服时配戴。 领约清代满族贵族妇女品秩表徵佩饰。俗称“项圈”。金属为之,镂金一圈,垂于胸前部略宽,两端渐窄且作龙首形,上按品秩嵌不等数目之东珠、宝石,背部垂2绦,中贯珊瑚珠1颗,末端缀坠角2,凡四种等级,后妃、命妇等多在祭神、祭灶、万寿节帝后诞辰时,挂戴项间,常与朝服相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