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定额水平是预算定额编制质量的综合反映。它表明定额确定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耗用量及其计价标准,应符合社会必要劳动量,应反映合理的设计、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正常的施工条件、合理的经营管理的社会平均成本水平。影响预算定额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施工规范和施工方案的改变;材料损耗率和劳动定额的调整;机械台班耗用量和台班费的变化;材料价格及其他材料费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的调整等等。预算定额水平的提高或降低是相对现行定额水平而言的。新编预算定额所确定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耗用量比现行定额少了,表明新定额水平提高了;反之,表明新定额水平降低了。因此,切实掌握定额水平是提高定额编制质量的关键,也是审批定额的重要内容。其总水平是通过测算确定的,即测算固定额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按现行定额编制的单位工程造价; X——按新定额编制的单位工程造价; ±C%——总水平升降百分数。 通过测算总水平,分析定额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原因,写出报告,作为审批定额的参考和进行定额交底的基础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