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算会计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算会计学

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里国家预算资金收支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预算会计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的会计。它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国家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是执行国家预算,促进国家预算圆满完成的重要工具。
作为预算管理重要工具的预算会计,其组织体系是与国家预算组织体系相适应的。国家预算有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分,预算会计也应有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之别。总预算会计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简称总会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体系,总会计可分中央、省、县三级; 单位预算会计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简称单位会计。根据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单位会计可分为主管(一级)会计、二级会计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预算会计学(Governmental Ac-counting)的研究领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会计。由于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以及业务活动内容不同,它们的预算会计核算对象也各有差异。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会计,既要组织各项预算收入,又要有计划地合理分配预算资金。因此,各级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和执行结果,成为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的核算对象; 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为了完成国家给予的事业发展计划,需要向国家领取预算资金,并按照规定用途、标准开支,因此,各级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效果,就成为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总之,预算会计既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也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缴款; 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等非生产性支出的分配和使用,也反映企业的基本建设、流动资金等扩大再生产支出的分配和使用。
预算会计在国家预算执行和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 (1) 为预算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核算资料; (2) 全面系统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促进国家预算的实现; (3)实行会计监督,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4) 妥善合理地调度财政库存,保证预算资金及时供应。
预算会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预算会计学的对象、任务;预算资金的运动规律; 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特点、方法;预算会计制度,会计检查和会计监督。
预算会计学的分支学科是单位预算会计学。它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经济事业、文教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活动及其规律的。
单位预算会计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会计,是执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圆满完成的工具。又称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单位预算会计学以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运动为研究领域; 以单位预算资金运动的规律及会计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对象。学科的任务是从预算会计的特点和要求出发,研究预算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管理好国家预算服务。
单位预算会计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会计核算体系中各种专业会计基本一致。但由于各专业会计的对象、性质、任务的不同,单位预算会计具有本身的特点: (1) 必须同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相适应。单位预算反映的内容必须以各级总预算会计及国家预算的收支科目为依据,以同一口径来反映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才能统一核算范围,便于汇总和比较,满足预算管理的要求。(2)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结帐)基础。(3) 单位预算会计反映预算经费的请领和支援,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其资金活动是按照预算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领取经费资金,然后按规定用途办理经费支出,一次支出后,办理报销手续,资金活动就告结束,它的资金活动是一收一支,不存在循环和周转。(4) 核算结余或超支,不计算盈亏。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都是财政性(无偿的)支出,不计算成本,不计算税利,国家的预算拨款,就是它们办理预算支出的资金来源,拨款大于支出,形成经费结余;支出大于拨款,造成预算超支,故单位预算会计不计算盈亏,只有结余或超支之分。
我国预算会计溯源甚古。起初是古代的国家会计(官厅会计),后来称政府会计并逐步发展成预算会计。远在我国商、周时代,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时,作为奴隶主阶级统治工具的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官厅”者,是指处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官厅会计就是国家会计事务机关和国家会计事务工作的合称。“官厅会计”与后来根据英文翻译的“政府会计”(GovernmentalAccounting或Municipal Accoun-ting)大体相同。当然官厅会计与现代政府会计或预算会计并非全同,但它符合我国的历史情况和习惯,用它来概括我国古代国家会计是比较妥切的。到了封建经济发展的极盛时代,享誉中外的“四柱清册”也首先应用于官府,它是我国会计工作者对会计技术的一项重大贡献,一直沿用于清代、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四柱清册”为今天的预算会计采用的收付记帐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学习与借鉴苏联一整套预算会计理论和制度,在核算方法上,结合我国情况,采用由章乃器在五十年代初期提出的“现金收付记帐法”。1961年11月,黑龙江创拟了“财产收付记帐法”。1965年,中央财政部在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资金收付记帐法”。这就是当前我国预算会计流行的三种核算方法,但按制度规定应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
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是“资金收付复式记帐法”。复式记帐方法,起源于中世纪。1494年,意大利人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他编著的数学书中作了介绍,当时私人经营的工商业均采用此法记帐。历史上第一部对复式记帐法叙述完善的著作是1340年热那亚 (Genoya) 的马森瑞(Massari)。后来用于教学的书籍不断出版,较有名的有: 1458年贝尼秋特·柯特鲁依(Benedetto Cortrugli),1523年的德国人赫尔曼·斯卡勃尔(Hermen Schreiber),英国的赫格·奥尔德卡斯尔(Hugh Oldcastle),1543年荷兰的吉安·伊姆普恩·卡司特弗鲁(Jan Ympyn Christoffel)以及当·皮克梯亚(Don Pictra)等。
预算会计学是一门尚需大力发展的学科。目前理论界和业务部门对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性质、任务以及核算方法等存在争议。
阅读书目: 《单位预算会计》朱梦熊主编,财经出版社1958年版;《预算会计》天津财经学院财金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修订版; 《预算会计》 高等财经院校预算会计教材编写组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周贯著,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苏联预算会计》(《Учет исполнен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ого бюджета ссср》) 〔苏〕格拉普(И. З. Γрапи.)、装奇诺维切(Л.Л.Чудинович)著,董霞飞等译,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年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