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顾实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顾实汗1582—1656亦作固始汗,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明崇祯十年(1637)率部由新疆进入青海,夺得青海地区统治权,并向清朝遣使通贡。应喇嘛教格鲁派首领之请,十五年率兵进藏,灭藏巴汗,扶持格鲁派,使其在西藏取得优势地位,与达赖五世合作,取得西藏统治权,拜罗桑却吉坚赞为师。清顺治二年(1645)尊罗桑却吉坚赞为博克多,此为班禅称号之始。十年受清封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赐金册印。对巩固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顾实汗即“固始汗”(694页)。 顾实汗 顾实汗1582——1655亦译固始汗,名图鲁拜琥,哈尼诺颜洪果尔第三子(亦说第四子)。继兄拜巴噶斯为卫拉特盟主。1606年他因调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一场纠纷而引人注目,据五世达赖的《西藏王臣记》记载:“法主东科尔和喀尔喀君臣皆喜,赐他以顾实尊号”。“顾实”即“国师”的转音,从此他就以顾实汗著称。1636年他应格鲁派要求,率卫拉特联军进军青海。1637年初,消灭与噶玛噶举派、藏巴汗、伯利土司等联合一起压抑格鲁派的却图汗。1637年秋他到拉萨与五世达赖和扎什伦布寺法台罗桑却吉坚赞(即以后追认的四世班禅)商谈下一步行动计划。五世达赖在大昭寺赠给顾实汗“丹津却吉杰波”(意为持教法王)的尊号。他们商定共同遣使盛京,与清通好。1640年消灭伯利土司,1642年生擒藏巴汗,从此顾实汗建立起和硕特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了1640年塔尔巴哈台大会,参予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顾实汗有10子,他命长子达延鄂齐尔管辖西藏事务,其余诸子分牧青海,作为他统治的基地。在西藏他将13万户奉献给达赖喇嘛,又尊罗桑却吉坚赞为师。1645年,顾实汗赠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尊号。并和五世达赖一起请罗桑却吉坚赞仍主持扎什伦布,同时划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1959年。1646年,以顾实汗为首,包括和硕特的鄂齐尔图、阿巴赖,准噶尔的巴图尔珲台吉、楚琥尔乌巴什,土尔扈特的书库尔岱、罗卜藏诺颜等在内的22位卫拉特首领联名向清通好。他支持五世达赖于1652年进京。1653年,清朝封他为“遵文行义慧敏顾实汗”。据《五世达赖传》,藏历木马年十二月八日,即公元1655年1月,顾实汗因病于拉萨去世。 ☚ 昆都仑乌巴什 达延鄂齐尔汗 ☛ 顾实汗见“固始汗”(1431页)。 顾实汗1582—1656清朝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又译固始汗,本名图鲁拜琥,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明崇祯九年(1636),率部众从新疆移牧青海。后入西藏。十五年(1642),灭藏巴汗地方政权,控制西藏行政权力,扶持黄教。清顺治二年(1645),派代表赴京上书,表示归顺清廷。此后,他和达赖五世经常遣使北京,加强蒙藏地区和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十年(1653),清廷封他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在西藏代行政事。十三年(1656),死于拉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