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与董鄂妃
张晓虎著。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君临全国的第一代皇帝。本书主要记述了顺治帝剃发为僧、出家未遂的前后经过,说明顺治出家一事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是董鄂妃之死; 其二是满蒙之间的权势地位之争; 其三是母子间的矛盾与争斗; 其四与汤若望不无关系,这其中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书中所述福临在亲政之前的生活,如同所有满族少年一样,醉心于骑射、围猎,他的骑术甚精,弓法娴熟,能在奔驰的马上射中各种飞禽走兽。但是顺治的童年由于叔父多尔衮摄政长达七年,所以几乎很少见到母亲,作者认为这种缺少母爱的童年生活所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创伤,是终生无法弥补的,最终成为他“出家” 的原因之一。做为政治家的顺治,对母亲俯首听命,倍加尊崇,却对她怀有深深的隐恨,尤其是董鄂妃入宫以后,母子间的矛盾和裂隙日益增大,斗争日益激烈,顺治出家便意味着他在这场母子斗争中的失败,他出家未成,却 “在天主,神主和人主之间的痛苦和矛盾选择之中,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人生之路” (第107页)。作者试图从顺治帝与董鄂妃曲折的、交织着矛盾和斗争的爱情悲剧中,引出有益的历史沉思和回味。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