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顶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顶缸 顶缸代人受过。明张存绅《雀俗稽言》三十六《河伯使者》云,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江岸不时崩塌,有人说是猪婆龙(扬子鳄)所为。但因“猪”与皇室“朱”同音犯讳,于是说成鼋(鳖)。官家命令捕捉,有人恰好钓上鼋,不敢拿出,取沙缸罩住拿出。当时有民谣说: “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顶缸一词即出于此。 ☚ 丹头 掭子 ☛ 顶缸 顶缸代人受过。《红楼梦》六十一: “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之人,拿你来顶缸的。” ☚ 奈何 委实 ☛ 顶缸 顶替他人或代人受过,俗语谓之“顶缸”。此语起源于明代。 明朝时在南京有这样一个传说: 长江南京一段堤岸常常决口,洪水之灾困扰着南京百姓,据说是猪婆龙毁堤。猪婆龙一名鼍(tuó)龙,也叫扬子鳄,力猛能破堤岸。但因猪与皇帝朱姓谐音,便讳言是老鼋(yuán)作祟。于是,官府命捕老鼋。钓得老鼋后因其力大用沙缸罩住,砸破缸底取出。其时,南京有民谣“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即指此事。这个有趣的传说见于明人张存绅的《雅俗稽言·河泊使者》。 后来便用“顶缸”比喻代人承担责任或嫁祸于人。 顶缸 顶缸替旁人遭罪、代他人受过。《雅俗稽言》: “金陵沿江岸善坏,或言猪婆龙为崇。……上命捕之。适钓得鼋,不能出,因取沙缸罩出之。谚云: ‘猪婆龙为殃,赖头鼋顶缸。’吴中代人受过曰‘顶缸’。本此。”例第二十一回: “谁想今日咱姐跳板儿上走,不知替你一个谓妹顶了多少瞎缸,教人背地好不说我。” ☚ 嘴抹儿 龙江虎浪 ☛ 顶缸dǐnggāng代人承担责任:今天没别的,你偷了我的鱼,我就拿你~,把他绑走!(《吉林民间故事》) 顶缸dǐng gāng比喻代人承担罪责。〔例〕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的人了,拿你来顶缸的。(红702)∣“你不是找堂会,你是办案办不着啦,要拿我顶缸。”“你胡说八道,怎么拿你顶缸啦?”(传三386) 顶缸tiŋ53 kaŋ213代人受过: 刘二犯了罪,把王五拉去~。戏剧 《陈州粜米》: “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 ![]() ![]() ![]() ![]() ![]() ![]() 顶缸dǐnggāng顶替他人或代人受过,俗语谓之“顶缸”。此语起源于明代。 顶缸代替,代人受过。《元曲选》佚名《陈州粜米》 四:“州官云:‘好,打这厮! 你不识字,可怎么做外郎呢?’外郎云:‘你不知道,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传说: 金陵岸易崩坏,或言猪婆龙作祟,因猪和明朝皇帝姓同音,遂托言为鼋。令捕之,适钓得鼋,不能出,固取沙缸穿底罩出。谣曰:“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见明张存绅《雅俗稽言》三六《河伯使者》。吴中固谓代人受过曰顶缸。 顶缸dǐng gāng比喻代人承担责任。《红楼梦》六一回:“平儿听了,笑道:‘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的人了,拿你来顶缸的。’” 顶缸dǐng gāng比喻替别人承担罪责;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之人,拿你来~。(六一·1437) 顶缸顶住沙缸。比喻嫁祸于人或代人受过。明太祖朱元璋时,南京沿岸沙堤常崩溃,出现水患。大家都认为是猪婆龙穿堤钻穴而造成。工部想上奏给朱元璋,但朱元璋的“朱”字与猪婆龙的“猪”谐音,为了避讳,工部遂假称鼋(yuán)为水患的罪魁。朱元璋厌恶“鼋”与“元”谐音,因此命渔人们捕杀鼋。开始时,渔人用香饵诱引鼋。鼋大多重达百斤,一旦上钩,用前爪抓沙,深入尺许,百人都拉不出来。一老渔人谙鼋性,当鼋上钩后,将其罩入沙缸中。鼋用前爪搔缸,不能抓沙,一拉就出来了。一时间,南京一带的鼋几乎被捕杀殆尽。当地人有谚语说:“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见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嫁祸》) 支撑2 支撑2挺 支身 扶策 另见:支持 ☚ 支撑2 挣扎 ☛ 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担任 ☚ 承担事务 服役1 ☛ 顶责 顶责代人还债:垫还 ☚ 顶替 工作态度 ☛ 顶缸(-∥-)〈动〉比喻替人受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