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頭(头)Tóu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晋文公之竖头须。头氏或出此。” 元代有头辇哥。 頭tóu首。人或動物身體的最上(最前)部分。繁欽《三胡賦》:“康居之胡,焦頭折頞。”趙壹《窮鳥賦》:“舉頭畏觸,搖足恐墮。” 頭“头”的繁体字。 上一条: 头 下一条: 投 头頭ㄊㄡˊtóu一1467①名茬儿。闽语。福建厦门〖 〗。稻~。②名发髻。官话。福建南平〖 〗。③名里;里面。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锅~有了,碗~也就有了。于飞《巴歌》:「幺姑夭上桥,背上背把瓢;瓢~装稀饭,幺姑疡得精叫唤。」云南水富〖 〗。滩~河滩。金玠《喜成双》:「表姐,你不在城~享清福,咋个又跑来罗光家打架?」④名表示某物的附近,相当于「边」、「前」。吴语。上海〖 〗。胸口~胸前。浙江苍南金乡〖 〗。耳朵~耳朵边‖坟~坟前。◇ 俞信芳《方言可以证古》:「《乐府诗集》陆龟蒙《置酒行》:『安知寂寞西海~,青𥳇未垂孤凤饿。』头,事物的端、边。」⑤名表示某物的表面,相当于「上」。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边厢~边儿上‖马桶~。⑥名以前;之前(用在动词前和句首)。⑴冀鲁官话。河北石家庄〖 〗。~他来在他来之前,你先去。河北中部、东部〖 〗。~他们开火在他们开火之前,咱们就摸进宅子。河北昌黎〖 〗。~吃饭在吃饭以前,先洗手。⑵胶辽官话。辽宁丹东〖 〗。~下雨在下雨以前,先闷热。山东牟平〖 〗。⑶中原官话。陕西宝鸡〖 〗。~他来,叫撵你去。河南洛阳〖 〗。他~走我就嘱咐他,不要跟别人闹别扭。⑦名先。⑴中原官话。山西吉县〖 〗。你~走。⑵江淮官话。江苏涟水〖 〗。⑧动赶;等到。⑴晋语。山西临县〖 〗。~饭时回来。⑵兰银官话。宁夏银川〖 〗。~吃饭时,他就干完了。⑨动吃。古南方方言。宋赵令畴《侯鲭录》:「广南呼食为~。」⑩动开始。粤语。广东广州〖 〗。⑪量个。粤语。广东广州〖 〗。一~家庭‖呢~家好难当这个家很难当。⑫量门;家。吴语。上海〖 〗。一~亲事。浙江金华岩下〖 〗。⑬量匹。⑴吴语。江西玉山〖 〗。一~马。浙江嵊县崇仁:一~马。⑵闽语。福建福州〖 〗。一~马。福建仙游〖 〗。一~马。福建建阳〖 〗。几~马。福建大田前路〖 〗、福安〖 〗、闽侯洋里〖 〗。⑭量只。⑴吴语。江西玉山〖 〗。一~羊。浙江温州:一~鸡。⑵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一~羊。⑶闽语。福建福州〖 〗。一~蚂蚁‖一~鸡。福建莆田〖 〗。一~老鼠‖一~乌鸦‖一~老虎‖一~蜜蜂。福建福鼎澳腰〖 〗、大田前路〖 〗、闽侯洋里〖 〗、宁德碗窑〖 〗。⑮量次。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打得儿接连昏死好几~。⑯量朵。闽语。福建建瓯〖 〗。一~花。⑰量尾。⑴吴语。浙江温州〖 〗。一~鱼。⑵闽语。福建福州〖 〗。一~鱼。福建建瓯〖 〗。一~鱼。⑶土话。湖南宁远〖 〗。一~鱼。⑱量块。赣语。福建泰宁〖 〗。一~饼‖一~手帕。⑲量条。⑴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一~扁担。浙江温州:一~狗。江西玉山〖 〗。一~狗。⑵闽语。福建福州〖 〗。一~蛇。福建莆田〖 〗。一~蛇。福建闽侯洋里〖 〗、宁德碗窑〖 〗。⑳量张。⑴赣语。福建泰宁〖 〗。一~桌子。⑵闽语。福建仙游〖 〗。一~椅‖一~桌。㉑量顶。中原官话。河南固始、商城。㉒量扇。吴语。浙江永康、绍兴、嵊县崇仁、诸暨王家井:一~门。㉓量根。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一~麦‖一~笋‖一~柱。㉔量棵;株。⑴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一~草。⑵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一~树。福建连城庙前〖 〗。一~树。江西上犹社溪〖 〗、瑞金〖 〗。一~树。⑶闽语。台湾〖 〗。一~菜。㉕量眼。胶辽官话。山东长岛〖 〗。一~井。㉖量遍;趟。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走一~。⑵闽语。福建福州〖 〗。看一~‖走一~。㉗数量五十斤称为一头。闽语。福建永春〖 〗。三~麦。㉘数量第一次;第一遍。⑴晋语。山西离石〖 〗。~鸡叫,就起床鸡叫第一次就起床了。⑵吴语。上海松江。㉙副最;极。⑴吴语。上海〖 〗。~初里最早时候。⑵闽语。广东汕头〖 〗。~大‖此人~孬这个人最坏。㉚副表示关联作用,相当于「一边」。闽语。广东汕头〖 〗。伊~行~哭他一边走一边哭。㉛助指代某东西或某事情,相当于「的」,用在动词后边。中原官话。青海西宁、湟中:没拿~没有拿的东西‖没做~没有做的事情。㉜助用在数量词组后边,相当于「的」。吴语。上海〖 〗。一包香烟升支~一包香烟是二十支装的。江苏苏州〖 〗。七百两~一笔七百两的银子。浙江金华岩下〖 〗。一张一块~换两张五角~。浙江宁波:欠你的十三元~。江西玉山〖 〗。一角~票面一角的钞票‖三斤~面额三斤的票券。◇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三官茶罢,就要走。故意𰓬出两定银子来,都是五两~细丝。」评弹《真情假意・一往情深》:「是撕掉一张三万元~格存折哇!」㉝助用在「天」或「年」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或在前的。⑴东北官话。辽宁沈阳〖 〗。他~天晚上就把这篇稿子写好了‖这猪赶到~年就杀。⑵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年‖~三天。河南郑州〖 〗。李准《黄河东流去》:「从沙河老家『私奔』出来的~一天晚上,两个人顺着沙河大堤向西走着。」阎天民《卖马记》:「~几天这家伙逢人说怪话。」⑶吴语。上海〖 〗。~天‖~年。浙江金华岩下〖 〗。~三日。㉞助用在数量词组后面,表示「多」的意思。吴语。浙江温岭〖 〗。一堆~柴‖一把~菜。㉟助用在名词后,表示「小而可爱」的意思。吴语。浙江温岭〖 〗。西姥~男孩儿‖小布衫~小衣服。㊱助多用在「两」、「二」、「十」等数词构成的数量词组前,表示约数。⑴江淮官话。江苏盐城〖 〗。请了~十个人栽秧。⑵吴语。上海〖 〗。~二十块钱买一件衣裳‖钞票用脱~两百。浙江金华岩下〖 〗。~两个侬‖我还有~两块洋钿。浙江苍南金乡〖 〗。~两万。㊲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物的量。吴语。浙江温岭〖 〗。格碗盐咸~勿够‖种糖香~好。㊳助用在时间名词的后面,表示「每」的意思。吴语。浙江温岭〖 〗。早界~读书,晚界~种田地每天上午读书,下午种地。㊴助用在动词等后面,同「有」或「无(呒)」配合,表示值得(可以)怎样或不值得(不可以)怎样。⑴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这碗菜有点吃~‖花园里冒得么玩~。⑵吴语。上海〖 〗。呒没吃~不值得吃‖葛有啥苦~那有什么苦的?江苏苏州。《苏州土白新约全书・使徒保罗达加拉太人书》:「格末律法有啥用~呢?」◇ 评弹《真情假意》:「他面孔有看~,肚皮里有花~,技术上有钻~。」《玉蜻蜓》第三回:「厨房隔壁是灰间,更加呒不看~。」㊵作词缀,同数量(动量)词组合用,表示动作的单位。吴语。上海〖 〗。搿眼物事我一记~就搬走勒这点东西我一下就搬走了‖搿点药要三趟~吃这点药要分三次吃。㊶作词缀,用在量词和量词相关的名词的中间,表示某种形状的事物。吴语。上海〖 〗。条~糕成条形的糕‖阵~雨一阵一阵的雨。㊷作词缀,用在名词后。⑴徽语。安徽绩溪〖 〗。磡~‖竹岺~。⑵吴语。上海〖 〗。小毛~婴儿‖绢~手绢儿。⑶闽语。福建厦门〖 〗。江~。㊸作词缀,用在名词后,表示主持某事件的人。冀鲁官话。河北雄县。1929年《雄县新志》:「百丈禅门规式,主饭者曰饭~,主菜者曰菜~。他处仿此。俗呼园~、场~,皆以主其事者为言,不独僧家也。」㊹介在。官话。杨朔《北黑线》:「~正月十五,齐齐哈尔铁路局派他到北黑线,实地调查过一次。」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頭 > 頭 頭 tóu 亦稱“首”。即腦袋。人體最上部分。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詩·邶風·静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蹰。”《左傳·襄公十九年》:“生瘍於頭。”《急就篇》卷三:“頭額頞䪼眉目耳。”顔師古注:“頭者,首之總名也。”清·顧炎武《日知録·木刀》:“李光顔等乘之,斬首萬級。” 頭touEE5E “头”的繁体。 頭tóuT113 “头”的繁体。 頭头, 金文; 篆tóu[豆(聲符)+ 頁(頭本字,意符)→ 頭(《説文》:“頭,首也。從頁,豆聲。”頭,人體的最上部和動物的最前部,爲腦、眼、耳、口等重要器官所在部位。泛指物體的頂端〈山頭〉,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萬事開頭難;到頭來還得承認〉;物體的剩餘部分〈粉筆頭、香煙頭〉;領先〈領頭〉;第一〈頭等〉;用於計數牛羊等的量詞〈五頭牛,十頭羊〉,作爲詞根、尾碼〈木頭,石頭,念頭,上頭〉。)] [宋] 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塵香——塵土裏落花的香氣。) 頭 ☚ 頁 顏 ☛ 00002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