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頌頌(颂)Sò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安徽之临泉,山西之大同、运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一音róng,亦为姓。

頌sòng

❶歌頌,頌揚。揚雄《河東賦》:“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班固《東都賦》:“咸含和而吐氣,頌曰:‘盛哉乎斯世。’”
❷《詩經》中頌之篇章,又借指《詩經》。揚雄《羽獵賦》:“修唐典,匡雅頌。”
❸文體之一,往往與賦混同。馬融《長笛賦》:“追慕王子淵、枚乘、劉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
❹賦文中結束語,指明全文大旨。張衡《南都賦》:“豈不思天子南巡之辭者哉,遂作頌曰。”
❺通“誦”。揚雄《甘泉賦》:“集虖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

“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颂”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963穿;着。赣语。福建泰宁〖〗。客话。福建明溪〖〗。闽语。福建福州〖〗、邵武〖〗、建阳〖〗。福安〖〗、三明〖〗、厦门〖〗。~衫‖~鞋。◇ 1922年《福建通志》:「着服曰~。似用切。古文~为庸。《说文》:『庸,用也。又服用也。』《汉书・儒林传》:『儒生善为~。』今着服为~,当亦饰容之意。」凹凸形物相接合。闽语。福建厦门〖〗。肖食~密合地衔接‖~落榫榫卯相接。衣着。闽语。福建厦门〖〗。粗~日常便服。

頌颂

见〔作頌〕

❶誦也,容也。《周禮·春官·大師》: “教六詩: 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鄭玄注: “頌之言誦也,容也,誦今之德,廣以美之。”
❷言成功曰頌。《儀禮·大射》: “西階之西,頌磬東南。” 鄭玄注:“言成功曰頌,古文頌爲庸。”
❸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禮記·少儀》: “頌而無讇,諫而無驕。” 鄭玄注: “頌,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龜卜部 > 繇頌 > 頌
頌  sòng

古代龜卜兆象的斷辭,又稱作繇。《周禮·春官·大卜》:“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鄭玄注:“頌謂繇也。”其書已不傳,《史記·龜策列傳》列褚先生所取太卜雜占卦體及命兆之辭,或其遺製,可參閲。

ED9E
(一)song“颂”的繁体。
(二)rong“颂”的繁体。

頌sòng

S207
“颂”的繁体。

〖頌〗 粵 zung6〔仲〕普 sòng

❶ 歌頌,頌揚,有成語「歌功〜德」。司馬遷《史記 . 秦始皇本紀》:「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秦德。」
❷《詩經》「六義」之一,屬於詩歌的體制,多為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主的詩歌,分為《商~》、《周~》和《魯~》。《詩經.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
❸ 一種以讚美表揚為內容的文體,例如戰國時代屈原的《橘~》、西晉陸機的《漢高祖功臣~》等。劉勰《文心雕龍.頌贊》:「〜惟典懿。」(典懿【粵 ji3〔意〕普 yì】:典雅美好。)
❹ 通「誦」,朗讀,背誦,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誦」。孟軻《孟子.萬章下》:「〜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頌,金文作,《説文》籀文作,小篆作
从頁,公聲。本義是容貌。學者認爲,“頌” 本爲容貌之“容”,楚簡中仍用爲容貌字,後被借用爲歌頌之 “頌”,沿用至今,而本義乃隱没不聞。銘文用容貌義,或用作人名。提示:“松”字从木, 公聲。 或體作 “㮤”,容聲, 知 “公” “容”音同,則 “頌” 之从公聲,亦猶从容聲。“頁” 即 “首”,則 “頌” 即是首之容,即面容,楊樹達有詳論。此即學者所謂聲中有義,循此或能得漢語隱秘。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參見411.頁字條。

頌颂,金文;篆sòng

[公(聲符)+頁(頭部,表示一個人,意符)→頌(《説文》:“頌,皃也。從頁。公聲。”頌,對一個人的稱讚,表揚〈歌頌、頌揚〉。)]
《史記·周本記》:“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頌()


𤼈鐘, 殷周金文集成252, 西周中期
武王則令周公舍㝢(宇)(以)五十頌處。

頌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8,西周晚期
王乎(呼)史虢生册令頌。

史頌簋,殷周金文集成4236,西周晚期
令史頌(省)𩵴(蘇)。

史頌簠,殷周金文集成4481,西周晚期
史頌乍(作)(䀇)。永寶。

杕氏壺,殷周金文集成9715,春秋晚期
自頌既好,多寡不訏。
按: 讀“容”。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8,戰國
長古之善爲士者,必非(微)溺(妙)玄達,深不可志(識),是以爲之頌(容)。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76,西漢
公粱亭校長丙坐以頌(繫)。

漢印文字徵
孫頌私印。

漢印文字徵
張頌印信。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秩秩其威, 娥娥厥𩔜(頌)。
按: 字形與徐鍇《説文繫傳》 “頌”籀文同,此處亦當讀“容”。徐鍇曰:“此容儀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也,故通頌。”郭店楚簡《老子甲》簡8: “是以爲之頌。”馬王堆帛書《老子》 甲乙本和王弼注本“頌”作“容”。

石門頌,東漢
勒石頌德,以銘厥勳。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黎庶賴祉,民用作頌。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皇上頌德,群黎慕涎。

太尉楊震碑,東漢
頌有清廟。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文則作頌,武襄玁狁。

元侔墓誌陽,北魏
蘭音頌壤,芬揚岳嶺。

杜文雍等十四人造像記,東魏
乃頌曰: 真仙捨逝,譬彼虚空……

西門豹祠堂碑額,北齊
西門君之碑頌。

王榮及妻劉氏墓誌,隋
刊銘記績,作頌云爾。

張喬墓誌,隋
瑒清規茂範,標映一時。恵化殊功,歌頌仍在。

石臺孝經,唐
故魯史《春秋》,學開五傳; 《國風》、《雅》、《頌》 ,分爲四詩。

崔暟妻王媛墓誌陽,唐
族孫監察御史頌爲誌曰……
《説文》: “頌, 皃也。 从頁公聲。 , 籀文。 ”

☚ 顏   "> ☛
000027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