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頌頌(颂)Sò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安徽之临泉,山西之大同、运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頌sòng❶歌頌,頌揚。揚雄《河東賦》:“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班固《東都賦》:“咸含和而吐氣,頌曰:‘盛哉乎斯世。’” 頌“颂”的繁体字。 上一条: 颂 下一条: 滽 頌“颂”的繁体字。 上一条: 颂 下一条: 凇 ![]() ![]() ![]() ![]() ![]() ![]() ![]() ![]() ![]() ![]() ![]() ![]() 頌颂见〔作頌〕 頌❶誦也,容也。《周禮·春官·大師》: “教六詩: 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鄭玄注: “頌之言誦也,容也,誦今之德,廣以美之。”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龜卜部 > 繇頌 > 頌 頌 sòng 古代龜卜兆象的斷辭,又稱作繇。《周禮·春官·大卜》:“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鄭玄注:“頌謂繇也。”其書已不傳,《史記·龜策列傳》列褚先生所取太卜雜占卦體及命兆之辭,或其遺製,可參閲。 頌ED9E 頌sòngS207 〖頌〗 粵 zung6〔仲〕普 sòng ❶ 歌頌,頌揚,有成語「歌功〜德」。司馬遷《史記 . 秦始皇本紀》:「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秦德。」❷《詩經》「六義」之一,屬於詩歌的體制,多為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主的詩歌,分為《商~》、《周~》和《魯~》。《詩經.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 ❸ 一種以讚美表揚為內容的文體,例如戰國時代屈原的《橘~》、西晉陸機的《漢高祖功臣~》等。劉勰《文心雕龍.頌贊》:「〜惟典懿。」(典懿【粵 ji3〔意〕普 yì】:典雅美好。) ❹ 通「誦」,朗讀,背誦,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誦」。孟軻《孟子.萬章下》:「〜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頌頌,金文作 頌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