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音声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音声人

音声人

唐代对宫廷乐舞戏剧艺人的总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后一“音声人”,即为此总称。前一“音声人”与“乐人”、“太常杂户子弟”等平列,似为侧重于歌唱之艺人。

☚ 仙韶院   顐官 ☛

音声人

在唐代,凡是靠乐舞谋生的,总名“音声人”(《唐会要》卷三十三)。俗呼“声音人”。妓女所歌之曲,大都是爱情歌曲。唐人因为《诗经.国风》之诗多是爱情歌曲,所以也称妓女为“风声妇人”(见《东观奏记》及《金华子杂编》卷上)。王建《宫词》说:“中宫传旨音声散,诸院门开触处行。”诗中的“音声”,指的是宫妓。
“音声人”也可称为“声儿”。白居易说:“声儿出内坊”(《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诗中“声儿”,指的是乐伎。可以是乐工,也可以是妓女。

音声人

音声人

唐代对乐工的统称,包括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等。乐人为世袭乐户;音声人是从地方州县征集入京服役的乐工;太常杂户子弟是因获罪籍没其家,分配给太常寺的官奴所生子女。盛唐时,仅长安音声人就有万人以上。

☚ 优旃   雅乐 ☛
音声人

音声人

唐代对乐工的统称,包括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等。乐人为世袭乐户;音声人是从地方州县征集入京服役的乐工;太常杂户子弟是因获罪籍没其家,分配给太常寺的官奴所生子女。盛唐时,仅长安音声人就有万人以上。

☚ 优旃   雅乐 ☛
音声人

音声人

唐代的歌舞伎人和乐师。唐礼乐之制,凡是乐人、歌舞艺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都隶属太常寺鼓吹署,总称音声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极盛时期,音声人达数万人。所谓鼓吹,是乐名,所用主要乐器有鼓、钲、箫、笳。原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初为军中之乐,后演变为礼仪之乐。汉初鼓吹仅在国家征伐大事时演奏,音声人蓄于宫中,隶太常属。《朱鹭》等十八鼓吹曲,列于殿庭之上,大宴群臣和皇帝进膳时吹奏。皇帝出游时用短箫铙歌,军中行部时用横吹。后来间有以鼓吹赐予有功之臣。东汉边将及万人将军始得有鼓吹,魏晋以后鼓吹甚轻,牙门督将五校皆可具音声人,得鼓吹之乐。

☚ 小儿医   更人 ☛
000044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