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囹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囹圄líng yǔ监狱。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囹圄牢獄。東方朔《非有先生論》:“畜積有馀,囹圄空虛。” 囹圄 囹圄ling yu监狱。魏·曹操《对酒》:“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 泠泠 凌厉 ☛ 监狱;牢房;囹圄jiānyù láofánɡ línɡyǔ【同】 都是名词;都指囚禁犯人之地。 囹圄língyǔ〈文〉监狱 囹圄língyǔ〈名〉监狱:身陷囹圄。 囹圄líng yǔ也作囹圉。名词。监狱,书面语,用于贬义。 囹圄líng yǔ监狱:及至~,据兄泣告,实与张姓素不相认,并无仇隙。(八六·1114) 囹圄所以禁守繫者。《禮記·月令》: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獄訟。”鄭玄注: “囹圄,所以禁守繫者,若今别獄矣。”陸德明《經典釋文》: “囹,音零。圄,魚吕反。囹圄,今之獄。”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泛稱 > 牢獄 > 囹圄 囹圄 língyǔ 亦作“囹圉”,亦稱“圄囹”、“法室”。即牢獄。《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孔穎達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吕氏春秋·精諭》:“故至言去言,至爲無爲,淺智者之所争則末矣。此白公之所以死於法室。”又《仲春》:“命有司省囹圄。”高誘注:囹圄,法室。”漢·賈誼《過秦論》:“虚囹圉而免刑戮。”《魏書·刑罰志》:“夫人幽苦則思善,故囹圉與福堂同居,朕欲其改悔而以輕恕耳。”《北齊書·循吏傳·房豹》:“豹階庭簡靜,圄囹空虚。” 囹圄líng yǔ〖名词〗 囹圄监狱。司马迁《报任安书》:“深幽~之中,谁可告者!” 监狱 监狱监(监牢;监房;监仓;监铺;樊监;牢监) 狱(狱轩;狱垣;狱户;狱牢;狱庭;狱豻;贯狱;威狱;大狱;法狱;岸狱;狴狱;犴狱) 牢(牢狱;牢房;牢户;牢扉;牢圄;牢坑;牢狴;牢犴;牢槛;囚牢;狴牢;铁牢) 禁(禁所) 圄(圄犴;囹圄;幽圄;狴圄;犴圄) 圉(囹圉) 囹(囹圉;圄囹) 槛 圜(圜门;圜土;圜狴;圜室;圜扉;圜墙) 埍 库栊 穽 狴(狴犴;狴牢;狴圄;犴狴) 铁窗 铁屋 法室 念室下处 圆扉 圆土 号房 夏台 严棘 棘土 动止 北扉 福堂 福舍 黄沙(黄沙狱) 铺厫 缧绁(身陷~) 贯城 高墙 号子粪土 犴户 犴庭 沮洳场 贯索城 另见:犯人 犯罪 刑法 执法 关押 审理 ☚ 执法场所 居住地 ☛ 囹圄ling yu灵语中国古代指囚禁罪人的监狱。《说文》云:“囹,狱也”,又:“圄,守之也;”又谓:“圉,囹圄,所以拘罪人。”《唐律疏议·断狱上》:“夏曰夏台,殷名羑里,周曰圜工,秦曰囹圄,汉以来名狱。” 囹圄 囹圄监狱。《韩非子·三守》: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吕氏春秋·仲春纪》:“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讼。” ☚ 囹圉 领事裁判权 ☛ 囹圄又作“囹圉”。古代对监狱的称呼。《说文》:“囹”,狱也,又“圄”守之也。所以拘禁罪人也。周代称圜土、秦称囹圄、汉以后称狱,明以后称监。 囹圄ling yujail 囹圄jail;prison 囹圄牢狱; 监狱。 囹圄监狱名。《北堂书钞》卷四十五说:“《白虎通》云,《周礼》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桀拘汤;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玉篇》、《华岩经音义下》亦均谓囹圄为周代狱名。惟《礼记·月令》疏谓囹圄为秦的狱名。沈家本《狱考》中考定囹圄为周代狱名,并指出:“《月令》疏所引崇精问乃《郑志》之文。其以囹圄为秦狱名者,以《月令》乃吕不韦所作也。不韦纂此书,召集儒生,三代之制并归甄录,不皆秦制。”其说可从。后世以囹圄为监狱的代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