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音乐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音乐史Music History

在北美,从印第安人开始,音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第安人的音乐活动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直到17世纪初才由欧洲人用文字记载下来。当时在北美描述和分析印第安音乐的欧洲人尽管深为这种音乐的奇异声响和动作所吸引,但他们大都缺乏专门的音乐素养和知识来进行记述工作。直到19世纪末,具有专门音乐造诣的研究者和考察者才对印第安传统音乐进行评述和分析。此后又过了50年,作曲家们开始将印第安传统音乐成分融入其创作中。从17世纪以来,随着蜂拥而至的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土著音乐的影响日渐减少。移民带来他们自己的歌曲、舞蹈和音乐,而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进一步强化了欧洲大陆的音乐传统。随之而来的音乐书籍、音乐教师和到各处演出的歌舞演员,以及后来出现的音乐唱片、磁带和电台、收音机播放的音乐,尽管促进了北美音乐的发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土著居民的传统音乐表现。在加拿大,音乐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与欧洲相似的阶段,从着意追求奇异风格的阶段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当代时期。当然,这一过程比欧洲大陆晚了几十年。而且,加拿大的音乐发展一直受到外来的影响,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作曲家都从国外的作曲家那里寻求表现手法,直到20世纪中叶情况才有所改观。加拿大的“土壤”首先在大众音乐领域里显示了自己的重要性,培育出自己的“果实”。歌曲创作着意表现本乡本土的事物,北美的民间舞蹈压倒了欧洲的模式,加拿大的民族音乐活动日趋活跃,人们终于找到了加拿大自己的方式来发展音乐,交流思想,表现感情。至此,“音乐史在加拿大”才发展为“加拿大音乐史”。
新法兰西时代的音乐状况绝大多数出现在探险者的日记或旅行者的游记中,在传教士们送回欧洲的报告中也偶尔提及。后来传教士们定期将宗教文字译成当地语言的歌词,以便更有效地“开化”印第安人,使他们皈依天主教。到17世纪30年代,魁北克城法国移民和印第安人的孩子都要学唱歌,学演奏欧洲乐器。1661年,魁北克城的耶稣会教堂有了一部风琴,而教区教堂在1663年也获得一部风琴,但60年以后才有一位技师被雇来进行保修工作。那时似乎无需职业音乐师,牧师们就充当音乐师的角色。早期的文献中也提及带宗教内容的歌曲“创作”,这种“创作”可能就是指为宗教活动选择音乐或者填写歌词。从保存下来的18世纪早期的赞美诗、弥撒音乐以及大合唱曲的印行本中,人们断定那时已有相当水平的多声部演唱。而1980年发现的一部记载有近400首键盘乐曲的书稿证实了那时的乐器演奏。此外,现代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法国殖民统治的新法兰西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盛行另一种音乐,那就是数百首法国民歌,它们一方面保留着对家乡故土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使繁重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当然,还为人们跳舞提供伴奏。可以说,在法国殖民时期的加拿大,人们的音乐活动虽然缺乏正式的组织形式,仍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
1750年~1830年,加拿大的城市音乐活动进入新的阶段。音乐活动变得更有组织。报纸上已开始登载举办音乐会的消息。1764年,魁北克城出现一个“音乐厅”,1770年出现由乐队演奏师和具有相当水平的业余爱好者举办的募捐音乐会。18世纪90年代,魁北克城和哈利法克斯音乐会的节目已出现亨德尔、J.C.巴赫、海顿、莫扎特和普利耶尔等人的管弦乐和室内音乐曲目。从1783年开始,在哈利法克斯、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城等地出现由流动演员、歌手表演的民歌、民谣和轻松歌剧,这些演员、歌手通常是来美国活动的欧洲音乐艺术家。有时,当地的业余爱好者也偶尔表演这些节目。18世纪末19世纪初,音乐家或音乐爱好者谋生的唯一方式就是做一个样样皆通的多面手:能演奏好几种乐器,能做乐队指挥、音乐教师、乐器修理师,能引进和推销歌本乐谱,能为当地各种特别场合谱写进行曲、舞曲或教堂音乐等。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歌唱知识班”教一些音乐基本知识和合唱法,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最后以一场音乐会结业。这一做法在19世纪起的100多年间从沿海地区向西发展,对于各地教堂唱诗班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促进作用。此外,有关礼拜仪式和赞美诗的印刷出版也对教堂音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兴旺,中产阶级的出现,政府的权威和管理职能的提高,加拿大的音乐发展在19世纪40年代进入开拓阶段。1841年起,加拿大出现自己的著名音乐艺术家,如小提琴演奏家奥利·布尔、亨利·维尔汤,歌唱家杰妮·林德和钢琴演奏家西吉斯蒙德·沙尔伯格等。高水平的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也不断涌现。但这一时期的发展仍不甚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新兴的商业阶层的欣赏水平不高,音乐家间缺乏沟通和合作,有些种类的乐器缺乏演奏家,观众的支持不够等。在大众音乐方面,口头传唱的民间歌曲逐渐让位于流行歌曲和舞曲(如华尔兹舞曲、快步舞曲、波尔卡舞曲),但在魁北克,当地歌曲仍很盛行。由厄内斯特·加格农选编的《加拿大民歌》(1865~1867)引起城市居民和音乐家的注意,使100多首歌曲获得新的生命。总的来看,大多数音乐家、作曲家在举办音乐会或创作、处理流行歌曲方面都追求他们在巴黎或莱比锡学艺时代崇尚的表现风格和倾向。现存的加拿大维多利亚时代的乐曲大都是为教堂、乐队、舞厅、群众集会以及日益增多的客厅钢琴弹奏者和演唱者的急需而作。随着乐器制作、音乐出版和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表演艺术和音乐创作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从19世纪中叶以来,音乐作为一种活动进入了许多公立学校。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加拿大的音乐发展进入一个繁荣与过渡的时期。从一开始,整个音乐界表现出追求华丽的特点。有的交响乐团规模空前,大型歌剧不断推出。1903年,加拿大自治领举办系列音乐节,从哈利法克斯到维多利亚的15个城区里有4000多名歌唱演员和乐器演奏家参加。多伦多成立了规模不小的多伦多门德尔松合唱团,也因此被称作“北美的合唱之都”。各地音乐学校不断涌现,音乐考试委员会也建立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产生了大量的爱国歌曲,但交响乐团、合唱团以及许多其他音乐活动的发展则受到很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创作在录音唱片、无线电传播音乐等新技术的冲击下呈衰落之势。音乐市场多是国外产品,居民家里回荡的常常是美国的流行音乐和欧洲的高雅音乐。大萧条则给乐器制造业和音乐家的就业造成相当影响。尽管如此,加拿大的音乐事业还是有所发展,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拉瓦尔大学等相继建立音乐研究院或音乐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解散的交响乐团重新组建起来,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等地还建立了新的交响乐团。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加拿大的音乐创作也逐渐活跃起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还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40年代,加拿大的音乐事业进入一个迅猛发展阶段。首先是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音乐艺术家、专业作曲家、歌舞团,同时,出现在豪华音乐厅、艺术中心、节庆活动以及通过唱片、磁带和电台、电视台传播的世界各地的各种经典音乐和当代新音乐作品也为加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同。随之产生的是加拿大人对自己音乐成就的新的自豪感,以及建立和保持加拿大自己的文化特质的意识和要求。从1942年魁北克音乐学院建立到1946年多伦多大学开设专业艺术表演课程和音乐师资培训课程,各地的音乐教育取得很大发展。30年代,加拿大各大学设立的音乐系为数甚少,现大学的音乐系已达30多个。在音乐界,音乐艺术表演也呈现出高水平、多样化的繁荣局面。50年代,加拿大广播公司组建交响乐团和歌剧团,开设电视节目(法语)《音乐时光》,使它进入“音乐黄金时代”。
50年代加拿大的音乐创作领域也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音乐创作已成为音乐界的一项主要专业活动,当代音乐表现技巧的教育已进入学校课堂,加拿大音乐发展与欧洲音乐发展的最新潮流相脱节的历史状况已经结束。国际性和多样化日益成为加拿大音乐界的主要倾向,作曲家们开始运用12调技巧、新古典主义、电声技巧及其他新的表现技巧。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加拿大音乐创作领域无论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表现技巧还是表现风格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由此很难从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来加以划分。但无论怎样,加拿大的音乐史将由加拿大音乐艺术家和加拿大人谱写下去。

中国古代音乐/学堂乐歌/沈心工/李叔同/中国现代专业音乐/肖友梅/黎锦晖/王光祈/赵元任/青主/刘天华/贺绿汀/黄自/江文也/马思聪/左翼音乐运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聂耳/吕骥/任光/张曙/麦新/张寒晖/冼星海/抗日根据地的歌咏活动/郑律成/李劫夫/马可/新音乐运动/孙慎/李凌/赵沨/宋扬/秧歌运动/安波/解放区的音乐/刘炽/时乐濛/古典乐派/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浪漫乐派/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帕格尼尼/李斯特/瓦格纳/威尔第/约翰·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圣一桑/比才/普契尼/拉赫玛尼诺夫/民族乐派/格林卡/柴科夫斯基/强力集团/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贝柳斯/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拉威尔/雷斯皮吉/现代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普罗柯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格什温/勋伯格/梅西昂

☚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古代音乐 ☛
000082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