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韬园文录外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韬园文录外编

 文集。十二卷。清王韬撰。初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
 王韬,字紫诠,原名王利宾,字兰卿。生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卒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苏州人。早年至上海,在英教会所办墨海书馆任职。曾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长官刘肇均,被清政府获悉,下令缉拿,遂逃香港。后去英、法、俄诸国游历,并于香港办《循环日报》,宣传变法。著述甚富,有《遁窟澜言》、《瓮牖余谈》等。
 该书为撰者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九年(1883年)间所写论文汇集,分内外二编,内编已佚。反映其自存自强变法思想的,主要在《原道》、《六合将混为一》、《变法》上、中诸篇中。反映其政治改革方案的,主要在《洋务》下、《重民》上、下,《变法》中、《变法自强》中、《兴利》等篇中。反映其爱国及重民思想的,主要在《除弊》、《洋务》上、《变法》下、《重民》诸篇之中。
 集中引证本国古代变制的事实及《周易》中的变化学说,论证中国变法的必然性;进而以为西方人在智力、器艺、航海诸方面都已走在中国之前,他们“既恃其长自远而至,挟其所有以傲我之所无”,“张其炫耀,肆其欺凌”,我们又能不思变吗?可见变法一事已是“天心”和“人事”所必然之事。具体的变法则包括改变取士制度、练兵之法、学校教育、律例执法等,要“以欧洲诸大国为富强之纲领,制作之枢纽。”同时,对西方的学习也不能一味照搬,仍主张“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即在不变更中国伦常民教的基础上,学习和输入西方技术器具。以为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仍在“治民”,因为机器和武器都是由人掌握的,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为此又批评当时洋务派官僚的做法只是“徒袭皮毛”,学习西方的技术只属“富强之末”。同时,又将学习英国的“君民共主”政治制度,看作是“富强之本”,以此而使“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而“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此也为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君主立宪制者。集中还具体提出了变革科举、进行武备、整顿海防、外交政策、中外通商等方面的一系列看法,又广涉裁冗员、安置旗民、废河工、损妄费、撒厘金等一系列实际措施,以为只有诸弊既除,才能“百利乃兴”。
 该书最早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在香港刊行。中华书局于一九五九年出校刊本。
韬园文录外编

220 韬园文录外编

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王韬著。1883年香港印务总局出版。12卷。收入的大部分是王韬自1874年主持香港出版的《循环日报》时在报上发表的政论。王韬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他的政论,敢于直陈时弊。文风一扫封建“时文”气息,冲决义理章法。“纪事述情,自抒胸臆”,开创了中国报刊政论的新时代。游国恩主编的 《中国文学史》称他创造的“社会化的日用散文”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1959年中华书局又重新整理出版。

☚ 著作、刊物   新闻学大意 ☛
00005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