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寿之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寿之香

韩寿之香

东晋轶事小说。郭澄之撰。原载《郭子》。《世说新语·惑溺篇》注录引。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滕云《汉魏六朝小说选译》选录。韩寿,字德真,西晋南阳赭阳人。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晋书》卷四十《贾充传》载其事。贾充,字公闾,西晋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人。晋武帝时,官至尚书令。见《晋书》本传。本篇叙写他的女儿与韩寿私通的故事。贾公闾的女儿看中了常在贾府出入的韩寿,她问侍婢们谁熟悉韩寿,有个侍婢说韩寿正是自己的旧主人。这位侍女后来向韩寿说明了小姐的隐情,韩寿也叫侍婢传达自己的心意。两人从此也就得以接触交好。这是一种传闻,与韩寿私通的是陈骞的女儿。陈骞任用韩寿为属官,他每次见到韩寿,都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股奇异的香气。这种奇香是外国的贡品,晋武帝只把它赐给了陈骞和贾充。陈骞由此怀疑韩寿在与自己的女儿私通,就把小姐跟前的人叫来审问,侍婢只得以实情相告。陈骞也就把女儿许给了韩寿。可还没等到结婚,小姐却死了。韩寿因而娶了贾充之女,所以世间传说与韩寿私通的是贾充女儿。这是一个有名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对陈骞女儿(一说贾充女)悦爱韩寿,两人私通交好,被陈骞觉察,终以女儿许配韩寿的描述,歌颂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反映了魏晋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小说情节安排别具一格,文笔优美雅致,富有情趣。故事的前半部分,正面描写贾女与韩寿从倾心爱慕到传情致意乃至自由结合的过程。韩寿的感情活动及他们幽会交好的情形,写得虽然相当简略,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流程和行动轨迹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接着,作者以“与韩寿通者乃是陈骞女”一句作为转折,又引出了对封建家长陈骞的描写。故事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一种推理式的格局,描述陈骞由怀疑到探明其女与韩寿私通结合的过程。在这一部分中,由于推导式的情节叙述,因而不断地激起读者对陈女和韩寿爱情命运的担忧,收到了和设置悬念同样的艺术效果。韩寿和陈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斗争,终于以胜利结束(“骞即以女妻寿”)。从表达方式上来说,这是一篇较早的微型推理小说,很值得小说史家重视。作品重视细节描写,如写贾女悦韩寿,“问婢识否”这一细节:贾女自有其难以明言的苦衷,但他无法遏制对爱情幸福的强烈渴望,于是就投石问路,找寻追求爱情的机缘和通向幸福生活的途径,可见她的聪颖挚情。又如,写陈骞每次见到韩寿,“闻寿有异香气”:这一妙手拈来的细节,对韩寿与陈女这对恋人甜蜜的爱情生活作了含蓄的显现;同时又生动地写出了封建家长对异情的高度敏感和警惕,为后面隐情的败露埋下了伏笔,可说是对人物的传神描绘。这则小说,在《郭子》中是篇佳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世说新语》中的《韩寿》一篇,即从本文演化而来。它实开了莺莺、张生式恋爱故事的先河。而由本篇化出的“偷香窃玉”的风流语,更成为后来常用的成语典故。虽然它的含义在后世带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意味,但那只是语言演变的问题,不能苛责于《郭子》中的这个故事。臧荣绪《晋书》也记有此故事(见《类聚》卷三十五引文),但其文中说贾女通韩寿是“淫行”,则暴露出作者封建卫道者的面目,这也反映了这个故事的思想倾向往坏的方面演化的一些情形。

☚ 孙秀降晋   何充直言不阿 ☛

韩寿之香

 贾公闾女悦韩寿,问婢识否?一婢云是其故主。女内怀存想,婢后往寿家说如此。寿乃令婢通己意。女大喜,遂与通。
 与韩寿者乃是陈骞女。骞以韩寿为掾,每会,闻寿有异香气,是外国所贡,一著衣,历日不歇。骞计武帝唯赐己及贾充,他家理无此香。赚寿与己女通,考问左右,婢具以实对,骞即以女妻寿。
 未婚而女亡。寿因娶贾氏,故世因传贾充女。

 《郭子》为轶事小说集。《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卷,宋以后各史书不见著录,可见此书在宋后失传。
 两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产生,清谈大盛,它的内容除文人骚客的玄谈外,主要是品藻人物,即评论人物的品德、性格、才能的高低。也有些达官显贵利用清谈这种社会舆论,来相互攻击,争权夺利。而有些下层士人、低级官吏,也利用这种方式树立个人威信,跻入仕途。《郭子》的产生就是适应了当时社会上清谈品藻风气的需要,它是以记录两晋上层人物的言语、应对、轶闻琐事、人物品评为主要内容的一部志人小说。
 《韩寿之香》表现了晋代妇女敢于冲破礼教束缚,大胆选择自己理想爱情的反叛精神。
 作品的文字精练,人物描写比较单纯。一事记二人,很可能更接近史实。故王仲荦著的《魏晋南北朝史》把《郭子》与《语林》、《世说新语》归入历史类,说明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者在情节设计上很是巧妙,韩寿通贾女,本相安无事。寿是陈骞属下,偏偏香气被陈闻出,而此香武帝仅赐与他及贾充二人,这真是巧而又巧了,一环扣一环,虽似奇谈,但人情理。使故事得以合理展开。
 《世说新语》中有以韩寿为主人公的一篇《逾墙相从》。它以贾氏为故事的女主人,增加了韩寿与贾氏女相互爱慕后,韩寿以矫健轻捷的绝技,逾墙入贾府与贾氏女私会的情节。继而贾充生疑,假称有盗,命家人检查院墙,没发现什么破绽,便拷问婢女而得知事情的真象。作者将故事情节变得曲折、生动,加强了可读性,描写也更为细致,如对韩寿的描写,有“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一句,道出韩寿爱好修饰、风度翩翩,姿美大方的形象。又云:“寿矫捷绝人,逾墙而入。”说韩寿身体健壮敏捷超群,能够逾墙而入。用:“并言女光丽”,与“恒怀存想”描写出贾女的美丽与爱上韩寿后害单相思的情态。这些都是《世说新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方。
 《郭子》产生于裴启的《语林》之后,在创作思想与写作手法上都受到《语林》的影响,《郭子》对后世的轶事小说、话本、戏曲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失传后,一直没有辑本,鲁迅先生将散落在古书中的各篇辑入《古小说钩沉》中,共得八十四篇,而刘义庆所编撰的《世说新语》,取材于《郭子》的竟多达七十余条。
 从本篇小说脱化出了“偷香窃玉”的成语,成为形容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代称。
 从《韩寿之香》到《世说新语·逾墙相从》,成为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的蓝本。以后宋代赵令畤改写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复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至元代王实甫在此基础上编写成杂剧剧本《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使这个题材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韩寿与贾充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才子佳人小说的肇端,对后世影响颇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