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韦应物《滁州西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诗为作者任滁州刺史时作。西涧,《一统志》说,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这是首描绘春雨之中滁州西涧幽美景物的诗。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图画。”可谓确评。

诗歌起笔便用“独怜”二字,直说自己喜爱滁州西涧的风景,然后才写它的可爱之处。这就融情于景,使全诗的意境成为有我之境。“怜”而曰“独”,又写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全诗首句写幽草,次句写黄鹂,第三句写春潮,第四句写横舟。这些都是诗人所爱怜的,故“独怜”二字,可谓神光四射。前两句写幽草黄鹂,别有会心。“幽草”与“黄鹂”是草木与飞禽的对照,又是颜色对比,色彩颇为鲜明。青青的幽草生于涧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之诗人用“生”字加以描写,这是视觉形象,而由于树荫浓密,因此只能听到黄鹂在深深的树荫中歌唱,所以用“鸣”字加以描绘,这又是听觉形象。上句写地面,下句写树荫,一上一下,立体感很强,而一静一动,又相映成趣。沈祖棻说:“这两句是雨前见闻,而点出涧边,即为即将来到的春雨、春潮蓄势。”(《唐人七绝诗浅释》)三、四句状春潮野渡之景,宛然在目。春潮本来就既大且急,再加上有雨,来势就更加迅猛了。着一“急”字,便不仅写出了“春潮”的势态,而且还写出了“春潮”的音响,使人不仅如见其状,还似闻其声。正因为有雨,又值日暮,潮大浪急,所以本来就很荒僻的渡口,自然就“无人”问津,而无人掌管的小舟,也就只能横在渡口了。这样写,便觉合情合理,贴贴切切。着一“横”字,尤传野渡暮雨之神,可谓境界全出,一幅荒江渡口的景象,宛在目前。诗中有画,极运思用笔之妙。

我们说这首诗富有画意,也就在于它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诗)。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远近上下,搭配得十分协调,立体感很强。然而任何如画的诗歌,固然必须生动而逼真地描绘眼前之景,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画面而体现诗人在具体环境中的心态,即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同上)。这首诗是不是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呢?回答是肯定的。诗人独立于涧边,细心观赏“生”于“涧边”的“幽草”,谛听“深树”“黄鹂”的歌唱;又看来势迅疾的春潮和“横”在渡口的小“舟”,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便见于言外。敖英《唐诗绝句类选》说:“沉密中寓意闲雅,如独坐看山,澹然忘归。”吴逸一《唐诗正声》说:“野兴错综,故自胜绝。”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说:“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就是这个意思。


精品唐诗之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是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任滁州刺史时所作。滁州,今安徽滁县。西涧,俗名上马河,在滁州城西。

诗的前两句写“独怜”涧边的幽草,而对树林中鸣叫的黄鹂漠然置之。诗人将甘于寂寞的幽草与居高自炫的黄鹂相对照,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先写出“雨急”的情形,将西涧春景描绘得生机勃勃,最后用“野渡横舟”收尾,一幅春江渡口自然宁静的景象如在眼前,反映出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构思新颖,笔法细腻生动,意境清远,如同一幅“滁州西涧”的风景画。尤其是“春潮带雨晚来急”二句,甚为后人称许。宋代曾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招考画士,可见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诗歌之韦应物《滁州西涧》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今安徽省滁县。西涧:《一统志》云:“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

今译

最使人怜爱的

是生长在涧溪边的幽幽小草,

有几只黄鹂鸟

在深密的树林里鸣叫,

暮色里,雨水汇入了春潮,

卷起湍急的波涛,

荒郊野渡,人迹杳杳,

只有渡船在水上横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