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尔
韦勒尔(Weller,T. H. 1915~)美国细菌学家和病毒学家。因发明在试管内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与恩得斯和罗宾斯共获195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韦勒尔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Ann Arbor,Mich.)。1936年,他在密执安大学获学士学位。1937年又于该校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进入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在比较医学和热带医学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寄生虫学,以后又在恩得斯实验室进行连续体外病毒培养的研究。194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1946年期间,在美国陆军医务军团服役,担任波多黎各安德列斯医学研究所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学部主任。战后,在儿童医学中心恩得斯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工作。1949年被任命为副所长。他曾是哈佛大学比较病理学和热带医学系的讲师,以后曾是公共卫生系的副教授。1954年,为热带公共卫生学教授,并担任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热带公共卫生系主任。1953~1959年,他还一直担任美国陆军传染病委员会寄生虫病部门的委员长。
韦勒尔的研究工作涉及寄生虫和病毒两个部分。在寄生虫学方面,他对旋毛虫和血吸虫的研究成绩卓越,其中,对血吸虫体外培养及其虫卵计算方法进行的改良是众所周知的。以后,他还提出有可能对毒浆原虫和简线虫属进行组织培养。在病毒学方面,与恩得斯和罗宾斯一起成功地发展了组织培养技术,使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在体外非神经组织中生长,并可用特异的抗血清进行鉴定。正是由于这项新技术的发展,为以后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他们的这一成就,发展了分离病毒的新方法,使病毒性疾病早期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有了可能,从而为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这项技术的应用,也为生产安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打下了基础。韦勒尔还是第一个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的发现者,明确了它们的诊断方法并肯定了这两种疾病是由同一病毒所引起的。1955年,韦勒尔发现,如胎儿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出生后往往大脑和神经组织受到侵犯而引起智力低下及麻痹等症状。他还提出流行性胸痛是柯萨奇病毒群所引起的。他在麻疹病毒方面的研究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现起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