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革命军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革命军日报 革命军日报北伐时期的军队报纸。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办,民国十五年 (1926) 8月创刊于衡阳,随军移动,在长沙出版过几期,以后在武汉出版。创刊时为4开报,到武汉后3个多月扩大为对开两大张。报纸发行对象主要是北伐军各部队,到武汉后也向社会发行。现湖南图书馆藏有在长沙出版的第13期1张、在武汉出版的6本。在长沙出版的这张报纸,前三版是以军事消息为主的国内新闻,四版为国际新闻、工作报告。 ☚ 湖南民报 湖南工人报 ☛ 革命军日报 《革命军日报》前身为1925年大革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政治训练部出版的《政治周刊》,主编吴明兼,编辑有罗伯先等。主要刊登国民政府军委会法令、文件及任命等。不久扩大为《军人日报》,总编辑罗汉,编辑罗伯先、王炳南、郭慕等。1926年改为《革命军日报》,总编辑由郭沫若兼任,编辑有罗伯先、杨逸棠、丘字训、刘百川等。北伐军攻克长沙后,该报扩大编制,增派言荣一等为编辑。到达武汉后,又扩大组织,设立编辑部,并设编纂委员会,编印小册子。主编为潘汉年(四·一二后为杨贤江),副主编黄理文,经理蒋光堂,编辑有汪静之,杨汉辉,熊锦耀,吴玉琪、杨芬、徐文台、李世珍、林汉平、张室让,副刊编辑是高歌和向培良。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南昌,该报在南昌继续出版,由罗伯先等三人任编辑,言荣一任经理,发行数额由5000份扩大至20000份,内容有社论、短评、新闻及国内外重大消息,但以刊登战地消息为主。初为8开,到武汉后扩充为对开两大张。在长沙期间,前三版为国内新闻,主要是军事消息,第四版为国际新闻、工作报告及副刊《士兵之友》。有时也出号外。该报政治倾向主要受邓演达、郭沫若影响,不仅报道国内外新闻,军事动态,还经常报道一些有关农民生活以及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对农民土地问题的看法的文章,对推动革命形式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湖南“马日事变”以后,该报在副刊上专门发表了一篇《湖南政变与讨蒋》的文章,主张坚决镇压。驳斥了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和工人运动的污蔑、攻击。“七·一五”事变后,于7月28日被勒令停刊。 ☚ 革命军 革命军人朝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