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现场稽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现场稽核Offsite Audit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按要求定期报送的有关业务经营状况资料进行的审核、整理、分析。对于发现的违规现象或经营不善问题,经质询核实后作出稽核结论和处理决定。非现场稽核是在报送稽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金融审慎监督方式,可以灵敏地反映金融体系存在的混乱和舞弊,有效地抑制和管理金融体系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欺诈和滥用职权等。特点是连续、及时、准确收集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信息,利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汇总、动态分析和监测,发现现场稽核间隔期间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 1995 年初正式推行非现场稽核,实行统一监督内容、统一监测指标、分级监控的原则。监督内容分风险性(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资产流动性、盈利状况、经营管理水平)和合规性(信贷规模、限额及资产负债比例执行情况、同业拆借情况、缴存存款准备金)两方面。报表由会计月计表/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补充报表、文字说明等组成。报送方式为直接报送报表或报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数据通信。监督程序为资料收集审查、计算整理、分析质询、报告处理、信息反馈五个阶段。 非现场稽核亦称 “送达稽核”、“报送稽核”。按稽核程序,由被稽核单位将反映稽核项目的一切账簿、凭证、报表及有关资料等报送到稽核部门检查的一种稽核方式。非现场稽核一般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稽核时采用。它的优点是稽核目标明确,简便易行,节约人力和费用,能及时发现错误,是开展经常性专项稽核监督的有效形式。它的缺点: 一是只能发现表面问题,使稽核职能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二是由于不能直接进行实际检查财产、物资,对一些问题难以取证和定性。非现场稽核按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行经常性监督部分的稽核; 另一类是非经常性监督的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被稽核单位突出问题来确定报送稽核的内容。稽核部门根据报送的资料进行稽核检查,对问题作出处理。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非现场稽核是中央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实行经常性监督的主要形式。美国联邦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一般经营活动要求如果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非现场稽核 非现场稽核offsite audit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按要求定期报送的有关业务经营状况资料进行的审核、整理、分析。对于发现的违规现象或经营不善问题,经质询核实后作出稽核结论和处理决定。 ☚ 实地稽核 稽核质询 ☛ 非现场稽核 非现场稽核见“报送稽核”。 ☚ 实际稽核 全面稽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