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均衡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均衡理论

关于市场供求不均衡而存在数量调整等现象的经济理论。在瓦尔拉斯均衡中,价格的调整总能保证每个市场的出清。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经常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价格水平上运行,市场供求双方的实际交易数量往往并不恰好等于他们所希望的供求数量。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John Maynard,1883—1946)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他以总产出和资源总利用水平的决定为考察对象,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收入等变量,系统地突破了传统的以价格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均衡理论,指出经济可能在存在失业(即劳动市场的非均衡)的情况下持续运行。这实际上提出了一种非均衡理论。在非均衡理论中,必须将数量信号考虑进市场供求中去,价格调整和数量调整都是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非均衡理论并不是均衡理论的对立面,而是对均衡理论的拓展和一般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瓦尔拉斯理论、凯恩斯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综合。

非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

亦称“非瓦尔拉均衡理论”。指相对于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而言的一种理论。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否定其关于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价格调节具有完全有效性等假设,认为价格调节不可能使现实经济中的各个市场同时出清,总存在着非零的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非均衡理论就是研究现实经济中供求不等的“非均衡市场”是怎样达到事后的均衡的。非均衡理论认为,在非均衡市场上各种经济力量将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上,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事后的均衡。而非均衡市场的事后均衡,是通过数量调节达到的。数量调节是指在价格不灵活的条件下,交易者除了要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来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以外,还要从市场的供给数量 (货源) 和需求数量 (销路) 方面取得数量信号,以调整自己的供求活动。数量调节的具体形式是数量配额,即在供小于求时,如何把有限的供给分配给需求一方; 在供大于求时,如何把有限的需求分配给供给一方。非均衡理论认为,价格调节与数量调节同时作用于市场。而且,这两种调节机制都是通过对经济代理人 (消费者或生产者) 的行为发生影响,进而在各个市场的均衡决策中起作用。非均衡理论十分重视对经济代理人个人行为的研究,其目的是重新解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并建立其微观经济学基础。非均衡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先驱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洛沃和莱荣霍夫德。巴罗和格罗斯曼综合了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于1971年提出了第一个一般非均衡模型。70年代以来,西方非均衡理论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贝纳西、马林沃德、米勒鲍尔和波茨等人。

☚ 里根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
000101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