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春之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作品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作品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坚贞不屈的卢嘉川、视死如归的林红、机智沉着的江华等共产党人,也有自私褊狭的余永泽和叛徒戴瑜等。主人公林道静从个人反抗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是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典型。小说通过林道静的经历表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大众的利益奋斗,才是知识分子正确的道路。作品文笔流畅、简练,饱含激情,写人叙事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

☚ 上海的早晨   达吉和她的父亲 ☛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1958年出版。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集中塑造了林道静这一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典型形象,展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历史必由之路。林道静生于衰落的官僚地主之家,为逃脱给阔佬当玩物的命运而离家出走,又险遭地方豪绅的凌辱,在绝望中准备投海自尽,幸得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两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余永泽自私、卑琐的灵魂暴露无遗。在共产党员卢嘉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林道静投入了反蒋抗日的革命斗争,她不断克服自身弱点,并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担负起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的工作重担。作品充分展示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同时成功地塑造了给予主人公以深刻影响的优秀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感人的英雄形象,勾画出动荡年代中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作者以满腔的激情谱写了这曲革命青春的壮歌,文笔细腻、流畅,格调俊逸、昂扬。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在国外赢得了声誉。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揭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才能找到光明前途。作者杨沫:小说家。女。1914年9月25日生。湖南省湘阴县人。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从事妇女和宣传工作。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过反映抗日战争、土地改革等内容的散文、中短篇小说。1952年起先后担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编室、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1963年起为北京作协专业作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2~4届理事、第4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4届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1978年起当选为第5~7届全国人大常委。

青春之歌

345 青春之歌

杨沫著长篇小说。1950年开始创作,1957年7月写完。1958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0年3月出版了修改本。它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地正面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成功之作。它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个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艺术典型及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成长,分化和斗争,歌颂了革命的青春。小说还成功地刻划了卢嘉川、江华、林红等革命者的形象和余永泽、白莉萍、戴愉等走向堕落以至反动的人物,反映了动荡年代的社会现实。小说结构严谨,善于用富有特征的细节展示人物心理世界,语言流畅明快,富有抒情色彩。

☚ 暴风骤雨   李自成 ☛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作家杨沫著。1958年出版。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女青年林道静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尤以林道静最为突出。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出版后深为青年读者所喜爱,已译成日、英、法等10余国文字,是新中国文学在国外影响较大的作品之一。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以广阔的视野描绘出动荡年代中各种知识分子形象。主人公林道静从个人反抗到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真正共产主义战士的曲折过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作品该划了众多的人物,性格鲜明、感人,结构严谨、完整,语言流畅简洁,笔调极富热情。五、六十年代为广大中青年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杨沫,湘阴人。

☚ 我的一家   第二次握手 ☛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成功地塑造了在这一动荡年代中各种知识分子形象,其中尤以主人公林道静的形象最突出。作品写她由冲出封建大家庭、摆脱个人主义的小家庭、克服个人思想感情上的脆弱,以至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曲折历程,体现了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革命道路。从而告诉人们: 知识分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国家民族同命运,才有真正的前途,“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作品结构宏大、完整,语言流畅、热情,感人的艺术魅力激励过广大读者,并被改编为电影。后来,作者又创作了 《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两部长篇小说,构成“青春三部曲”。

☚ 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   英杰壮歌行 ☛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彩色故事片。根据著名作家杨沫 (湖南人)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编剧杨沫。影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加之在北戴河寻找职业无路,投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她明白了知识分子只有投入到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才是真正出路。在卢嘉川、林红等共产党员英勇献身的精神鼓舞下,林道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学会湖南分会   怒潮 ☛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杨沫著。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描写这一时期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斗争生活。女主人公林道静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从小被异母虐待,后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正当她再次反抗给县长当姨太太而投海自尽时,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搭救。但经过一段共同生活和参加抗日宣传,她逐渐看清了余的自私和虚伪,毅然与他分手。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等的帮助下,开始接触革命理论书籍。“三·一八”惨案的血腥教育,促使她勇敢地投入革命洪流,并在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出狱后,接受党的任务,到北京大学从事学生工作。小说通过林道静典型形象的塑造,概括了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在动荡年代所走的生活道路。1958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

☚ 大波   红旗谱 ☛
000065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