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蕎麥 蕎麥 qiáomài 亦稱“烏麥”、“花蕎”、“甜蕎”。蓼科植物蕎麥的乾燥種實。以其實三稜如蕎,爲食糧之一種,若麥,故名。三角狀卵形或三角形,先端尖,具三稜,棕褐色,光滑。主治腸胃積滯,癰疽發背,絞腸痧痛。唐·孫思邈《千金·食治·蕎麥》:“味酸,微寒,無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蕎麥》:“〔釋名〕烏麥、花蕎……俗亦呼爲甜蕎。”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蕎麥 蕎麥 qiáomài 亦作“荍麥”。蓼科,一年生草本,高二尺許,直立分莖,中空而赤,葉具長柄,呈三角狀,開小白花,結實有棱,子粒供食用,《玉篇·艸部》:“蕎,蕎麥也。”唐·白居易《春夜》 詩:“獨出前門望田野,月明蕎麥花如雪。”宋·蘇軾《中秋月》詩:“但見古河東,荍麥花鋪雪。”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下:“今齊魯間以蕎麥作麫食,名河洛。”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蕎麥》。 
蕎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