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刺击兵器。

其形制分为剑身和剑茎两部分,剑身中线隆起处名“脊”,“脊”两侧成坡状部分名“从”,“从”外刃部名“锷”,剑锋名“末”。剑茎即剑柄,茎端名“首”,剑茎与剑身的连接处有护手的“格”,装剑的套名“鞘”。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剑,形制还很不完备,有刃无脊,也没有剑首和剑格,只有很短的茎。西周以车战为主,作为短兵器的剑,实战用途不大,主要用于指挥和防身,此时的剑,多为柱脊剑。

春秋以后,步、骑兵兴起,短兵器渐盛,剑遂成为近战格斗的一种常规武器,此时,剑身加长,剑的冶炼也日臻完美,尤以吴、越两国的铸剑技艺最负盛名。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至今仍光采照人,锋利异常。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铜剑,表面经过了铬化处理,出土时仍不锈不蚀,完好如新。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剑,到汉代,铁剑便完全取代了铜剑。晋代,剑逐渐衰落为辅助兵器,主要用作文武官吏的饰物和防身武器。南北朝时期的剑,柄部加长,形制简单。

唐代,剑刃加宽加长,剑格和剑首多作云头状。宋剑厚脊短身。

元代,蒙古兵近战用剑较多。宋以后,剑形变化不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