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雷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雷台 雷台原名灵钧台。位于甘肃武威城北1公里的新鲜村。清乾隆《武威县志》载: “灵钧台,城北,晋张茂筑。”为夯筑土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最早有宫殿,明代改建为雷祖庙,故名 “雷台”。现台上建筑仍存雷祖、三星两殿和东西配殿三座。雷祖殿系三层明柱出檐楼阁。三星殿指福、禄、寿星殿。台西有湖,称“雷台湖”。台筑于汉墓封土堰上;汉墓发现于1969年10月。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镇北台 灵钧台 ☛ 雷台 雷台原名灵钧台。位于甘肃武威城北1公里的新鲜村。清乾隆《武威县志》载: “灵钧台,城北,晋张茂筑。”为夯筑土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最早有宫殿,明代改建为雷祖庙,故名 “雷台”。现台上建筑仍存雷祖、三星两殿和东西配殿三座。雷祖殿系三层明柱出檐楼阁。三星殿指福、禄、寿星殿。台西有湖,称“雷台湖”。台筑于汉墓封土堰上;汉墓发现于1969年10月。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镇北台 灵钧台 ☛ 雷台 雷台位于北门外1公里处的雷台湖。黄土垒筑的土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其上为清代修建的雷祖庙,飞檐斗栱,在青松翠柏和古榆老槐的掩映下格外巍峨壮观。相传前凉张茂作灵均台,上筑宫殿,明代改建为雷祖庙,内供奉雷神,因有此名。周围多泉,汇流成湖。历史上的凉州,“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唐元稹《西凉伎》),极其繁华,遗留下大量珍贵文物古迹。1969年10月,在雷台下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葬,墓道长5— 6米,前室为随葬品,中室门口摆着铜奔马,后室为墓葬。同时出土文物多达220余件,大多为铜制器物,其技术水平与工艺造诣都非常高超。其中的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天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踩一飞燕。造型奇特,别具匠心,极富浪漫色彩,又合乎力学平衡原理。郭沫若称之为“世界罕见的艺术珍品”。据考证,所塑之马即天马,所踏之飞燕即龙雀,张衡《东京赋》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之语。《后汉书》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1983年,国家旅游局将其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并正式命名为“马超龙雀”。 ☚ 罗什塔 皇娘娘台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