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零增长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零增长理论Zero Growth Theory关于世界经济增长极限的理论。由罗马俱乐部组织30多位学者于1968年讨论人类发展前景时提出,并由美国经济学家D·H·梅多斯整理成《增长的限制》一书于1972年出版。福雷斯特在1971年出版的《世界动态学》一书中也提出了《经济增长有限》的理论。他们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五大因素,其共同特点是按指数增长。公式为A=P(1+r)N,其中,P代表某增长因素基期的数量,r代表每期的增长率,A代表第N年的该因素数量。表现指数增长的最好形式是倍增时间,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用70除以该因素的年均增长率。例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则人口增长1倍需35年。梅多斯等人运用电子计算机,经过综合考察和计算,认为当前资源迅速减少,环境被严重污染,人口急剧增加,粮食短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慢。到公元2100年,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厄运,出现“世界末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惟一办法是,从1975年起停止人口增长,使每年的出生婴儿等于该年的预期死亡人数;从1980年起停止工业投资增长,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实现经济的“全球均衡”。与此同时,每一单位工业品的物资消耗量降到1970年的1/4,污染降到1970年数值的1/4。经济增长的重点从生产物质产品转向服务设施,增加粮食生产,提高人均食物量,延长工业资本的平均寿命等。总之,使主要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值增长。罗马俱乐部这种悲观的零增长理论引起了不少争论。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带着电子计算机的马尔萨斯,零增长只能使人类自取灭亡。 零增长理论Non-growth Law见“增长极限理论”。 零增长理论见“增长极限论”。 零增长理论 零增长理论Zero-Growth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必须停止增长,才能使人类避免灾难,这就是零人口增长与零经济增长。原因是:(1)按目前增长速度,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不能更新的矿物资源都将耗竭,可耕地都将开完,人类将无以为生。(2)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使环境污染日甚一日,自然界失去生态平衡,公害上升。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米先(《经济增长的代价》1967年)、福来斯特(《世界动态》1971年),英国的史密斯(《增长的极限》1972年)等人。1968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著名人士组成“罗马俱乐部”,宣传与推行这一理论。 ☚ 新工业国论 消费者主权论与生产者主权论 ☛ 零增长理论 零增长理论zero-growth theory亦称“增长极限论”(limits of growth theory)或“末日模型”(doomsday model)。这是美国学者J.W.福雷斯特(J.W.Forrester)和D.L.梅多斯(D.L.Meadows)等人在为罗马俱乐部撰写的报告中提出的一种对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5种因素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非再生性资源的消耗。这5种因素的特点都是按指数增长,即按一定的百分比递增。福雷斯特等人运用结构体系原理中的反馈环路概念,分析了这5种增长因素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并编制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他们得出的结果如下: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按目前的年增长率2.1%计算,倍增时间为33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为7%,人均增长率为5%,这样,14年后物质生活将提高1倍。但这种状况能否维持下去,则取决于粮食供给、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情况。粮食供给的情况取决于土地、淡水与农业资本投资。土地与淡水是有限的。农业投资则取决于非再生性资源。非再生性资源的消耗也是指数增长的,以铁矿石为例,按目前的消耗量,只够使用240年,如果每年的消耗量增加1.8%,1993年就用完了。此外,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污染物质也是按指数增长的。例如,目前95%的工业能源是化石燃料,使用这些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现在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碳达200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0.2%的增长率增长着。污染物质的增加将严重污染人类的生态环境。把这5个因素放在反馈环路中进行综合考察,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得出的结论是: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限制这种增长。工业化达到最高点后,由于自然时滞,人口和环境污染还会继续增长,但由于粮食缺乏、环境污染、医药缺乏,最后人口增长停止,人类社会将在2100年之前崩溃。摆脱这一困境,实现全球均衡增长的措施主要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1980年停止工业资本投资增长;每一单位工业品的物质消耗降到1970年的1/4;经济重点从物质生产转到服务业上;环境污染降低到1970年数值的1/4;把资本投入到粮食生产上;农业投资重点用于增加土地肥力与水土保持;等等。这一理论对人类经济增长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它的出现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争论。尽管它的悲观论是错误的,但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以后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出现有积极意义。 ☚ 稳定状态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