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失效failure of machine parts零件工作能力下降到允许极限以下,不能正常使用时的状态。 失效原因 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腐蚀等。 磨损 零件工作表面的材料在摩擦过程中不断损耗,从而产生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和物理机械性质变化的现象。常见的磨损形式有磨料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磨料磨损是零件表面与硬的颗粒相摩擦而导致的磨损,是农业机械零件最普遍的磨损形式。粘着磨损是在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间,由于表层材料的固相焊合,一些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的磨损现象,严重时产生接触表面咬死现象。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在交变接触压应力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而产生的磨损现象,主要表现为浅层的微粒剥落。腐蚀磨损是伴有化学或电化学过程的磨损现象,最常见的是金属表面由于氧化膜的不断形成和脱落而产生的磨损现象。 变形 零件在使用和保管存放期间由于受自身重量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尺寸、形状、表面相互位置的改变。有弯曲和扭曲两种变形形式。 断裂 主要有脆性断裂和疲劳断裂两种。脆性断裂是零件在载荷作用下,在未显示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前突然发生的断裂现象。疲劳断裂是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在有内部缺陷或应力集中处产生局部细微裂纹,裂纹逐渐扩展而产生的断裂现象。 腐蚀 零件表面金属与外部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使金属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当腐蚀和磨损同时起作用时,零件的失效过程加快。如钢铁生锈、铜铝合金轴承受机油中酸性杂质的腐蚀等属于化学腐蚀;内燃机缸套在低温工作时,燃油中的硫与缸套表面的凝结水形成电解质,使缸套表面受到腐蚀的现象则属于电化学腐蚀。它对零件造成的危害远比化学腐蚀要严重。 失效评价标准 农机零件主要以磨损极限尺寸作为失效的评价标准。极限尺寸根据三方面标准确定。❶技术标准。当零件磨损量达极限后,它的磨损速度急剧上升而工作能力迅速降低直至丧失。轴和轴承、摩擦式离合器、油封等零件的磨损极限尺寸依自身工作能力急剧恶化而定。 ❷质量标准。农业机械大部分零件是按作业质量来确定其磨损极限,如播种机根据播种均匀度、有无漏播等确定。 ❸经济标准。磨损极限根据机器工作的经济性确定,如犁铧刃口的钝化,使犁的牵引阻力增加而导致发动机耗油量增大,因此,犁铧刃口钝化达一定限度时应送修或更换。确定零件磨损极限时,上述3个标准需综合考虑,经济标准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失效标准需通过如下试验来制定: ❶模拟试验。模拟零部件实际工作条件在试验机上试验,如快速疲劳模拟试验是根据零部件实测的载荷谱模拟的试验。为节省人力和物力,用模拟试验预测系统的动力特性,对产品的耐久性、可靠性进行评价,可在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缩短试验时间。 ❷台架试验。机器在实验室内台架上实际测试。它可以把复杂的因素隔离开,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研究,弄清实质。花费的时间较少,但试验结果一般还需经过生产试验的验证。 ❸生产试验。在生产条件下用一定批量机器,按规定的期限测记零件的磨损量,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零件的磨损极限,所得结果比较可靠。但试验的周期长、费用高。由于经常拆卸而加快零件磨损,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零件失效parts failures机器零件由于尺寸、形状、表面质量或材料的性能与组织发生变化而引起该零件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现象。常见的失效现象有断裂失效、腐蚀失效、磨损失效、变形失效和材质变化失效等。零件的失效是引起机器故障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