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清焦循撰,共十三则,原附于《易馀籥录》,《词话丛编》据以收入。是书重点论述了词的音韵问题。作者指出:“词调愈平熟,则其音急;愈生拗,则其音缓。急则繁,其声易淫;缓则庶乎雅乎。”并举苏轼、吴文英、史达祖诸家为例加以说明,堪称一家之言。其论黄庭坚用蜀音、秦观用土音等,亦不无见地。是书间有校勘考订,如校订《词综》改张可久词之误等。 ☚ 铜鼓书堂词话 灵芬馆词话 ☛ 雕菰楼词话词话。清人焦循(1763—1820)撰。一卷。 循氏有《剧说》已著录。 此编录词话十三则。 焦为学界名家, 于词亦时有灼见。“词律任意断句”条谓:“词不难于长调,而难于长句。词不难于短令,而难于短句。”“长须不可界断,短须不致牵连。短不牵连尚易,长不界断,虽名家有难之者矣。”于词颇有体会,“宋词为朱氏之词”条,批评“近世朱彝尊所选《词综》,规步草窗,学者不复周览全集,而宋词遂为朱氏之词矣。”指责常州词宗以派见选词,深切朱氏之弊。又谓“王阮亭(士祯)选唐五七言诗亦然”。主张客观反映历史面貌,至为可取。“秦观用土音”、“黄庭坚用蜀音”、“唐宋人词用韵”诸条,于词韵辨析精到道他人所未道。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