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雕菰楼易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雕菰楼易学 雕菰楼易学清代阐发易理的著作。亦称《易学三书》。四十卷。分《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清代焦循著。焦循(1763—1820),字理堂,又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邗江县人。年青时参加科举考试,屡屡落第,三十九岁才中举人。后入京会试,榜上无名。自此绝意于科举,筑雕菰楼,深居简出,潜心经传,著书立说。对天文、算学、文学、音韵、地理、水利、医学、生物、文艺、建筑等均有涉猎,尤精于《易》学。在《雕菰楼易学》一书中,一反前人之说,而以数理解释《周易》,主张以测天之法测易,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悟得易学有三:旁通、相错、时行。关于此书的大旨,作者概括道:“夫易尤天也,天不可知,以实测而知。七政恒星错综不齐,而不出乎三百六十度之经纬;山泽水火错综不齐,而不出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化。本行度而实测之,天以渐而明;本经文而实测之,易亦渐而明。非可以虚理尽,非可以外心衡也。余初不知其何为相错,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比例之义出于相错;不知相错,则比例之义不明。余初不知其何为旁通,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升降之妙出于旁通;不知旁通,则升降之妙不著。余初不知其何为时行,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变化之道出于时行;不知时行,则变化之道不神。既撰为《通释》二十卷,复提其要为《国略》。凡图五篇,原八篇,发明旁通、相错、时行之义;论十篇,破旧说之非,共二十三篇,编为八卷,次《章句》后。”(《易图略·自序》)书中在批驳汉儒的卦变、判象、纳甲、纳音、卦气、爻辰之变时,多能触其要害,但在很多方面却流于支离穿凿。 ☚ 宋学渊源记 清学案小识 ☛ 雕菰楼易学四十卷。清焦循撰。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江都黄珏桥,分县为甘泉(今江苏扬州) 人,嘉庆举人。一生著述颇多,于《易》学有《易通释》二十卷、《易图略》八卷、《易章句》十二卷、《周易补疏》二卷、《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等。而其中《易章句》十二卷、《易图略》八卷、《易通释》二十卷,合成《雕菰楼易学》三书,尤负盛名。作者邃于天文算学,因以测天之法测易,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其所悟易学有三:一曰旁通,二曰相错,三曰时行。《易章句》、《易图略》、《易通释》三书具体内容详见各条。今存 《焦氏丛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