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nán难得,罕见,缺少。《孤本元明杂剧》《雁门关》剧二:“不是这习兵书的好汉少,赤紧的养剑客的主人~。”此难与少同义对举。《六十种曲》《明珠记》剧八:“堪怜,守前言,敦旧约,真个女流~。”这是说这样的人为女流中所罕见、难得。同上《浣纱记》剧二四:“(鲁国)欲遣一使入吴,求其救援,但不辱君命,殊~其人。”此谓很难得到能不辱君命的人。王骥德《曲律·杂论》三十九上:“世多可歌之曲,而~可读之曲。(因为)歌则易以声掩词,而读则不能掩也。”此与多反义对举。《孤本元明杂剧》《娶小乔》剧一净兴儿云:“休说公瑾叔(指周瑜),我兴儿也要做个总甲,怕~吹嘘之力。等周叔做了官,兴儿替周叔夹鞍笼顶道。”此谓缺乏。《韩非子·五蠹》:“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悦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也。”则先秦时“难”已有此义。 难 题解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原文分九段,辩驳九个问题。这是节选的是第二段。文章通过对舜“以德化民”的分析,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揭露了儒家关于尧舜传说的矛盾,指出所谓德政主张的迂阔难行;进而宣传其“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说明它是优越可行的治国之道。 原文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降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矫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译文 历山之下的农夫常越过自己的田界侵占别人的田地,舜就去那里耕田,经过一年的时间互相侵占田地的问题就被纠正了。黄河边上的渔夫争夺捕鱼场所,舜就去那里捕鱼,经过一年的时间就使那里的渔夫把好的场所让给年长者。东方部落中制陶器的人烧制的陶器粗劣不坚实,舜就去那里烧制陶器,经过一年的时间烧制出的陶器就坚固耐用了。孔子感叹地说:“耕田、捕鱼和制陶,本不是舜的职责,舜去干这些事,是为了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舜的确是有仁德的人啊!居然亲身去做那些劳苦的工作,因此,民众都依顺他。所以说:圣人的德行能感化他啊!” 有人问儒家的弟子说:“当舜去亲自耕田、打鱼、制陶的时候,尧在哪里啊?”那个弟子回答说:“尧是天子啊。”“那么孔子把尧称作圣人又当怎么说?圣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又处在帝王的位置上,会使天下不出现邪恶。假如农夫和渔夫没有争夺现象发生,烧制的陶器不是粗劣不坚,舜又哪里用得着用德化教化他们呢?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这就说明尧治天下有过失。承认舜贤明,就否定了尧的敏锐洞察力;承认尧是圣人,就否定了舜的德化感化:这两方不能同时成立。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称赞他的盾说:‘我的盾无比坚硬,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接着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无比锋利,对任何东西没有穿不透的。’有人问:‘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什么都不能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能在同一个世间存在的。现在,对尧和舜不能两个人都称赞,这就跟楚人对矛和盾的说法是同样的道理。况且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一年只消除一种过错,三年才消除三种过错。舜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寿命也有限,可天下的过错没有停止的时候,用有限的寿命消除没有止境的过错,这样能够制止得了的过错就太少了。如果天下坚决地实行赏功罚过的措施,下令说:‘合乎法度的就赏赐,违背法度的就杀头。’命令早上传达到某个地方,当天晚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改变,晚上传达到某个地方,第二天早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有改变,只需十天的时间普天下的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改变了,为什么要等上一年呢?然而舜并没有用这个道理来劝说尧,使尧听从自己的意见,居然亲自去耕田、打鱼、制陶,不是太没有办法了吗?而且靠自身受苦去感化民众的办法,是尧、舜也难以做到的;据有权势,用法令纠正臣民过错的办法,是平庸的君主也容易做得到的。想要治理好天下,却放弃平庸的君主容易做得到的办法,而提倡尧、舜也难做得到的办法,是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起治理国家的。” 赏读 “难(nàn)”是诘难、辩驳的意思,在《韩非子》中则构成了一种文体。本文正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典型。文章先摆出要驳斥的观点,然后加以辩驳。有破有立,逻辑严谨,语言犀利峻峭,很有说服力。文中讲述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寓言,生动鲜明,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 难 难(一)nán ❶困难。《王风·中谷有蓷》一章: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毛《传》: “艰亦难也。”郑《笺》:“有女遇凶年而见弃,与其君子别离,嘅然而叹,伤己见弃,其恩薄。所以嘅然而叹者,自伤遇君子之穷厄。”孔《疏》:“艰难,谓无恩情而困苦之。”《小雅·白华》二章: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韩诗》说:“天行艰难于我身,不我可也。”郑《笺》: “犹,图也。天行此艰难之妖久矣,王不图其变之所由尔。”参见〔艰难〕条。 ❷难以,难于。《小雅·何人斯》六章:“还而不入,否难知也。”郑《笺》:“否,不通也。反又不入见我,则我与女情不通,女与于谮我与否,复难知也。”《大雅·大明》一章:“天难忱斯,不易维王。”郑《笺》:“天之意难信矣,不可改易者,天子也。”(二) nàn ❸灾难。《小雅·常棣》三章: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毛《传》:“急难,言兄弟相救于急难。”孔《疏》:“脊令者水鸟当居于水,今乃在于高原,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于急难之中,亦失其常处也。”《小雅·出车》一章:“王事多难,维其棘矣。”郑《笺》:“棘,急也。王之事多难,其召我必急,欲疾趋之。”《周颂·小毖》一章:“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毛《传》:“堪,任;予,我也。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郑《笺》:“集,会也。未任统理我国家众难成之事,谓使周公居摄时也。我又会于辛苦,遇三监及淮夷之难也。” ❹用于动词,降下灾难。《大雅·板》二章:“天下方难,无然宪宪。”毛《传》:“宪宪,犹欣欣也。”郑《笺》:“天,斥王也。”孔《疏》:“言王之方行暴虐之政以艰难天下之民,如臣等无得如是欣欣喜乐而劝之。” (三) nuó ❺柔顺。通“傩”。《小雅·桑扈》三章: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毛《传》: “戢,聚也。”胡承珙《后笺》:“《颜氏家训·书证篇》引《诗传》曰: ‘不戢,戢也。不傩,傩也。’ 据此,诗‘难’ 字本作 ‘傩’,《传》当读如‘倚傩’之傩。《隰有苌楚·传》云:‘猗傩,柔顺貌。’ 则此不戢者,言民皆聚而归之。不傩者,言民皆柔而顺之。民既归顺,故受福多耳。” ❻茂盛貌。《小雅·隰桑》一章:“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毛《传》:“阿然美貌; 难然盛貌。”郑《笺》:“隰中之桑枝条阿阿然而长美,其叶又茂盛,可以庇阴人。”陈奂《传疏》:“难,傩古通。难之为言那也。《桑扈》‘那’,《传》: ‘那,多也。’”多即有盛意。 ☚ 哿 难老 ☛ 难读音n·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那肝切,平,寒韵。 ❶与“易”相对,困难。《后汉书·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❷不好。如:难看。 ❸不大可能。 ❹使人不好办。 上一条: 蝻 下一条: 難
难读音n·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奴案切,去,翰韵。 ❶不幸的遭遇;灾难。如:难民;大难临头。 ❷质问。如:责难。 上一条: 赧 下一条: 難
难读音n·uo(ˊ),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囊何切,平,歌韵。 ❶茂盛貌。《诗·小雅》:“其叶有难。” ❷恐惧貌。《荀子》:“君子恭而不难。” 上一条: 郍 下一条: 難 难喏nuǒ❶茂盛。例:苗长~得凶,势~好。 ❍ 禾苗叶子肥~~好看! ❷古时驱逐凶恶(疫鬼)。例:装~神弄~鬼,驱~恶疫。 ❸奈何。例:打了他,他把我也不咋~,不怕他! ❍ 这人你惹~不挈!奈何不了他! 《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毛传:“难然盛皃。”《集韵》:“难,却凶恶也。通作傩。”杨树达《词诠》:“此字(难)读若《左传》‘弃甲则那’之‘那’,奈何也。” 难生活不易,心中苦楚。俗语:“富人过年哩,穷人过难哩。” 《王哥放羊》(小曲子):“再的人上坟成双对,王哥上坟是一个人。你说我王哥难不难。” 难〔nan〕 1.jad; 这件事 ~做。ad gians sib nend jadchud。2. nanx: ~怪。nanxgueab. 难保 〔nan bao〕 nanx baot. 难道 〔nan dao〕 yib bix: ~是他说的? yib bix nis wudpud nangd? 2. nax rut: ~你没看见? nax rut moux jexzead? 3. xib nis: ~是你自个儿做的? xib nis moux adled dud chud nangd? 难得 〔nan de〕 nanx daot. 难怪 〔nan guai〕 gueab jiddaot; nanx gueab.难过 〔nan guo〕 jad nib. 难看 〔nan kan〕 jad yangs. 难免 〔nan mian〕 nanx miant. 难人 〔nan ren〕 jid nanx nex. 难受 〔nan shou〕 jad nib. 难说 〔nan shuo〕 jex rut pud. 难听 〔nan ting〕 jad dongt. 难为 〔nan·wei〕 nanx weib. 难于 〔nan yu〕 nanx.
难〔nan〕 nanb:受~.xoubnanb. 难民 〔nan min〕 nex taoxhuangd; nanb minl. 难難{}四5225①名如今;现在。吴语。上海〖 〗。《海上花列传》第三四回:「王老爷~也有点勿老实哉!」浙江绍兴。鲁迅《朝花夕拾・无常》:「他因此决定了:——『~是弗放者个!』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②名今后。吴语。上海〖 〗。《海上花列传》第五四回:「我作孽未就作仔一转~定归勿作孽个哉!」③名小女孩。吴语。浙江象山。樊恭烜《浙江象山方言考》:「按邑音呼女如虞,正所谓吴人谓女曰娪也;呼幼女音如避难之~,即奴解切之音。」④动不能忍受;不胜。⑴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病才好,只坐一下儿就觉着~坐起坐不住了。⑵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⑤动眨眼。闽语。福建仙游〖 〗。⑥动不象话;说不过去。常与副词「太」连用。北京官话。北京〖nan55〗。那么胡闹也太~了‖连这个字都不识,你这个大学生也太~了。⑦形慢。中原官话。河南洛阳〖nan42〗。他走路走的老是太~,一天走了十来里路。⑧形贫穷。粤语。广东阳江〖nan43〗。⑨副这下可就…。吴语。江苏苏州〖 〗。~弗来事哉这下可不行了。⑩连那,那么。吴语。江苏苏州。《九尾龟》第七五回:「耐刚刚倽格吃仔两杯酒,就吃醉哉?仉摸耐头浪,象煞有点发热,~下转勿要瞎吃瞎吃。」   难nan❶灾难。《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坚甲:使铠甲坚韧。厉兵:使兵器锋利。厉,通“砺”,磨。)《荀子·富国》:“其耕者乐田,其战士安~。”(乐田:乐于在田地上耕作。安难:消除战乱。) ❷责备,责难。《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齐人~之。”(齐国人责备他。) 难;难以nán nányǐ【同】 都有不容易的意思;都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异】 “难”是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还有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表示使人感到困难的意思,可重叠,可以带宾语和补语;适用范围较宽,修饰限制的动词和形容词,既可以是双音节的,也可以是单音节的。[例]一定得~~那几个自高自大的人。|公路没通,要想走出这大山,~哪!“难以”是副词,不能单独作谓语;适用范围较窄;修饰限制的动词和形容词,一般都是双音节的。[例]黄山峰峦之美,峨眉景色之秀,桂林山水之奇,真是~用笔墨来描绘。 【反义】 难—易 容易 简单 难難nán❶不容易做的;困难(跟“易”相对) △ ~关|~办。 ❷使感到困难 △ 这可~不倒我。 ❸(使人感到)不好 △ ~闻∣~看∣~受。 另见569页nàn。
难難nàn❶灾难 △ 劫~。 ❷质问;责问 △ 诘~。 另见568页nán。 难難❶做起来费事,跟“易”相对:~办︱~说︱~处(chu)︱~度︱~处(chu) ︱~点︱~题︱~事︱~关︱~色︱~以︱~于︱两~︱艰~︱困~︱繁~︱万~︱畏~︱费~︱犯~︱作~︱~解~分︱~能可贵︱~言之隐︱~以置信︱~乎为继︱知~而进︱避~就易︱艰~险阻︱艰~竭蹶(jue)︱在劫~逃︱面有~色︱寸步~行︱插翅~飞︱梦寐(mei)~忘︱在数(shu)~逃︱千载~逢︱独木~支︱有口~分︱骑虎~下︱天理~容︱众怒~犯︱众口~调(tiao) ︱覆水~收︱擢(zhuo)发(fa)~数(shu)︱积重(zhong)~返︱孤掌~鸣︱欲壑(he)~填︱罄(qing)竹~书︱进退两~︱强(qiang)人所~︱左右为(wei)~︱勉为(wei)其~︱巧妇~为无米之炊︱明枪易躲,暗箭~防︱君子一言,驷(si)马~追。 ❷使感到困难:~人︱~为︱为~。 ❸不大可能;不容易:~怪︱~保︱~得︱~免。 ❹不好:~听︱~看︱~过︱~受。 ○~道(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另见 nan。
难去声nàn
难難❶不幸的遭遇:~民︱~胞︱~侨︱~友︱被~︱受~︱落~︱遭~︱遇~︱蒙~︱罹(li)~︱避~︱苦~︱灾~︱磨~︱赴~︱国~︱内~︱逃~︱危~︱纾(shu)~︱急~︱发~︱死~︱殉(xun)~︱患~丨兄~弟︱大~临头︱排~解纷︱多~兴(xing)邦︱患~与共︱患~之交︱三灾八~︱救苦救~︱毁家纾(shu)~︱急人之~。 ❷质问:非~︱责~︱发~︱问~︱论~︱辩~︱驳~。 ❸使人感到困难:刁~︱留~︱阻~︱疑~。 另见 nan。 难nán❶ 不好做的:难办│这道题很难。 【提示】与“易”相对。 ❷ 使感到难:把我难住了。 ❸ 表示效果不好:难吃。 另见361页nàn。
难nàn❶ 灾难,忧患:内难│患难│避难。 ❷ 质疑,诘问:责难│非难。 另见360页nán。 难nán与“易”相反,费事,不容易,不好。 【词汇】艰难︱为难︱犯难︱繁难︱难处︱难得︱难点︱难关 【组词】难分难解︱难言之隐︱难兄难弟︱难能可贵︱勉为其难︱强人所难︱面有难色 【例句】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 ❍ 如果想买到今天下午的车票,那可真难了。 【反义】易 难nán做起来费事; 困难。例如: ❶ 第二道题难,可得好好想想。 ❷ 写字的事还不很难,因为预备考,她又在家里学着做了两篇文章。(丁玲《母亲》) ❸ 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鲁迅《社戏》) ❹ 改革难,写改革也难。(张光年《〈沉重的翅膀〉序言》) ❺ 现在什么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可就难啦。 ❻ 不准说死,死了再想活可就太难了! (老舍《老张的哲学》) ❼ 这不过好像很难而已,实际上并不难。(叶圣陶《四个“有所”》) ❽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❾ 乡下办学真难,难处在难招学生。(吴伯箫《阴岛的渔盐》) ❿ 这种读物,本很难读,加以白话文文法尚无定规,自然更难了。(《鲁迅书信集》) ⓫ 最难描述的,还是意大利人民对于中国的热爱和向往。(冰心《再寄小读者》) ⓬ 这道题出得太难了。 ⓭ 理解一个人,该有多么难哪! ⓮ 这么棒的小伙子,寻个对象有什么难哩? ⓯ 您……不是找容易的去学,而是敢碰一碰那最难的! 您有毅力,不怕难! (老舍《敬悼郝寿臣老先生》) 难nán❶ 困难,不容易。《尚书·说命中》:“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孔传:“事神礼烦,则乱而难行。”《玉篇·隹部》:“难,不易之称。”《广韵·寒韵》:“难,艰也,不易称也。”《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 ❷ 不能,不好。《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战国策·中山策》:“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高诱注:“不可尽信其言以为己利也。”《九辩》:“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另见“nàn”
难nàn❶ 动词,害怕,担心。《周易·屯》:“刚柔始交而难生。”陆德明释文:“难,贾逵注《周语》云:‘畏惮也。’”《国语·晋语二》:“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徐元诰集解:“难,犹惮也。”《释名》卷四:“难,惮也,人所忌惮也。”《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❷名词,灾难,忧患。《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孔颖达疏:“辟其危难。”《广韵·翰韵》:“难,患也。”《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惜誓》:“非重躯以虑难兮。” 另见“nán” 半天抓云——难指某事做起来很难。
上山捉蟹——难本指到山上去捉不到螃蟹,转指做某事很难。
庄家老儿读祭文——难庄家老儿: 即庄稼佬。本指农民不会读祭文,转用以比喻某事做起来困难。 难训诂体式。“难”即辨析诘难之意。如晋陈统著有 《难孙氏毛诗评》。 难nán不像话,说不过去。如:你这么胡闹也太~了。/连个字都不认识,你这个大学生也太~点儿了。 难nan另见nan。难熬 难保 难产 难处 难当 难道 难得 难点 难度 难怪 难关 难过 难堪 难看 难免 难人 难色 难事难受 难说 难题 难听 难忘 难为 难闻 难以 难于 碍难 繁难1 犯难 费难 高难 艰难 解难 困难 万难 为(wei)难 畏难疑难 难为情 老大难 难分难解 难攻易守 难能可贵 难上加难难舍难分 难兄难弟2 难言之隐 难以为继 难以为情 难以置信难于启齿 难于上天 避难就易 艰难困苦 艰难曲折 千难万险 迎难而上 知难而进 插翅难飞 寸步难行 覆水难收 孤掌难鸣 积重难返 家贼难防 骑虎难下 千载难逢 情理难容 罄竹难书 天理难容 心去难留 有口难言 一木难支 在劫难逃 在所难免 众口难调勉为其难3 强人所难4 先易后难 独木难成林 寸金难买寸光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难字当头,寸步难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难nan另见nan。难胞 难民 难侨 难属 难友 被难 避难 辩难 驳难 刁难 发难1 非难 赴难 国难 海难 患难 急难 劫难 解难 空(kong)难 苦难 罹(li)难2 留难 论难3 落难 蒙(meng)难 磨(mo)难 内难 受难 死难 逃难 危难 问难 殉难疑难 遇难 灾难 责难 阻难 作难 难兄难弟4 大难临头 多难兴邦 患难与共 患难之交 排难解纷 毁家纾难5 救苦救难 三灾八难 政治避难 质疑问难 难(一)nán (二)nàn (三)nuó【辨形】左边又的一捺变点。10画。形声。 【辨义】难(一)nán ❶做起来费事的。跟“易”相对:难熬|难办|难产|难处|难当|难点|难度|难关|难堪|难色|难事|难题|难字|难乎为继|难能可贵|难兄难弟|难言之隐|难于上天|烦难|繁难|犯难|费难|艰难|困难|两难|头难|万难|为难|畏难| 遭难 |避难就易|艰难竭蹶|艰难困苦|艰难曲折|艰难险阻|千难万难|千难万险|先难后获|疑难杂症|因难见巧|知难而进|知难而退|老大难|插翅难飞|寸步难行|寸步难移|独木难支|覆水难收|更仆难数|孤掌难鸣|积重难返|家贼难防|梦寐难忘|泼水难收|骑虎难下|千载难逢|情理难容|情面难却|罄竹难书|盛筵难再|天理难容|心去难留|一木难支|一言难尽|欲壑难填|在劫难逃|在数难逃 |众口难调 |众怒难犯 |擢(zhuó)发难数|自身难保|创业难,守业更难|寸金难买寸光阴|清官难断家务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稼穑艰难|进退两难|来日大难|勉为其难|排除万难|强人所难|险阻艰难|行易知难|知易行难|左右为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稼穑艰难|大厦将倾,一木难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❷ 不容易,不大可能:难保|难处(chǔ)|难得|难过|难免|难说|难忘|难以|难于|难分难解|难割难舍|难舍难分|难以逆料|本性难移|长夜难明|河清难俟|名高难副|有口难分|有口难言|纡(yū)郁难释|玉石难分|在所难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❸不好:难缠|难吃|难过|难活|难看|难耐|难受|难听|难闻|难说话儿|可同患,难处安|观于海者难为水。 ❹ 使人感到困难:难人|难心|碍难|为难|遭难|作难|面有难色。 〔难道〕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难怪〕 ❶ 怪不得。 ❷ 不应当责怪(含有谅解的意思)。 〔难为〕 ❶使人为难。 ❷ 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 ❸ 亏得,表示感谢。 〔难为情〕 ❶脸上下不来,不好意思。 ❷情面上过不去。 (二)nàn ❷ 不幸的遭遇,灾患:难胞|难船|难民|难侨|难属|难童|难友|难兄难弟|被难|避难|大难|赴难|国难|海难|患难|急难|解难|空难|苦难|罹(lí)难|落难|蒙难|磨难|内难|排难|受难|死难|逃难|脱难|危难|殉难|遇难|灾难|遭难|大难临头|多难兴邦|患难与共|患难之交|解难排忧|临难不惧|排难解愁|排难解纷|排难解忧|厌难折冲|多灾多难|毁家纾难|急人之难|解愁排难|救苦救难|排忧解难|三灾八难|折冲厌难|受命于危难之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❷ 质问:辩难|驳难|发难|非难|诘难|论难|问难|责难|执经问难|质疑问难。 ❸使人感到困难:刁难|留难|阻难|作难。 (三)nuó 〈古〉通“傩(nuó)”。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辨析】 (一)(二)音近义,都含有“使人感到困难”的意思。区别在于: 一、(一)(二)音词义着重点及语意轻重不同:难(一)nán着重表示(遇到)困难,语意较轻;(二)nàn着重指(遇到)灾难、责难、刁难,语意较重。 二、字音沿革状况不同:难(一)nán,(二)nàn是古今传承字音,现代仍常用;(三)nuó是“傩(nuó)”的通假字音,只用于古语词。 难nan❶费事,不容易;困难: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却很~|这个人性子犟,要说服他实在太~了|衣服上有油污,很~洗|他说的广东话,我们很~听懂|今天的试题~不~? ❷使感到困难;使为难:叫我一个晚上就把文章赶出来,这可~住我了|我什么时候~过你? |任何事都~不倒这些小战士。 另见nan。
难nan不幸的遭遇:大灾大~|洪水淹没了家园,他们遭了~,政府正在组织救灾。 另见nan。 半天抓云——难形容事情做起来难度大、困难多。
大海捞针——难指做事很难。 也作“上山捉鳖——难”、“打着鸭子上架——难哪”、“石头里想榨油——难”、“瘸子上楼梯——难啊”。
上山捉鳖——难见“大海捞针——难”。
石头里想榨油——难见“大海捞针——难”。 难(反)易 难nán❶不容易:总而言之,为人是~作的,若太老实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七一·1742)霁月~逢,彩云易散。(五·106) ❷使为难: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我。(三一·726)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他一~。(五五·1298) ❸不好;不便:二则外面的人多,气味~闻。(二九·670)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卖头卖脚的。(六·132) ❹不好办;为难:春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了。(五七·1334)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的还~呢。(十·218) 另见nan。
难nàn苦难;不愿意有的事情: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必要替宝玉想出一个主意来脱此~。(七三·1775) (宝玉)少不得潜心忍耐,同这些丫鬟们厮闹释闷,幸免贾政责备逼迫读书之~。(七九·1976) 另见nan。
难nán够为难的:刚要扎挣起来,那碗汤已经洒了,倒叫奶奶收拾了个~,我心里很过不去。(一○三·1317)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另鳥部 > 雜鳥 > 難 難 nán 亦作“𪄿”。鳥名。《說文·鳥部》:“𪄿,𪄿鳥也。難,𪄿或從隹。” 难nán太平天国谓责打或杀人。语见清·张德坚《贼情汇纂》。 难;易○难nán(形)做起来费事的:笔画多的字~写|这条路~走|事情真~办|不要怕~|这有什么~的|先~后易|江山易改,秉性~移。 ●易yì(形)容易:~如反掌|~患感冒|~涝地区|来得不~|简便~行|轻而~举|不~解决。 难←→易nán ← → yì难:不容易,不大可能。 易:容易,不难。 【例】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墨子 · 亲士》) 难nàn〖动词〗 一、责难,责备(1)。《郑伯克段于鄢》:不言出奔,难之也。——[《春秋》]不说[公叔段]出奔,是责难庄公啊。 二、读nán。感到困难(1)。《晁错论》:天子固已难之矣。——天子本来已经为这事感到困难了。
难nán〖形容词〗 困难,不容易。与“易”相对(58)。《曹刿论战》: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是很难猜测的,怕有埋伏呀。《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师学习的风气失传已经很久了,要使人们没有疑惑的问题是很不容易的。《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进入洞中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
难nàn〖名词〗 一、灾难,祸患(24)。《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国家多难。——国家多有灾难。《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晋有骊姬之难。——晋国有骊姬的祸患。《晁错论》:己为难首。——自己是祸首。 二、疑难(1)。《诸葛亮后出师表》:众难塞胸。——大家的疑难塞满了胸堂。 难難nàn❶ 灾难,祸患。《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❷ 兵难,叛乱。贾谊《过秦论》:“一夫作~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七庙:天子的宗庙。隳:毁坏。)苏轼《晁错论》:“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能出身为天下犯大~,以求成大功。” ❸ 仇怨。《史记·张仪列传》:“楚尝与秦构~,战于汉中。” ❹ 责备,责难。《孟子·离娄下》:“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焉?”《世说新语·言语》:“足下相~,依据者何经?” ❺ 反驳。《廉颇蔺相如列传》:“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壬人,不为拒谏。”(壬人:花言巧语的小人。) ❻ 论说。《史记·五帝本纪》:“死生之说,存亡之~。”也指论点,观点。《汉书·高帝纪》:“(汉王)以问张良,良发八~。” ❼ 通“”。恐惧。《荀子·君道》:“故君子恭而不~,敬而不巩。”(巩:恐惧。) 另见425页nán、441页nuó。
难難nán❶ 困难,不容易。《老子》:“故有无相生,~易相成。”彭端淑《为学》:“天下事有~易乎?为之,则~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矣。” ❷ 认为难,为难。《韩非子·五蠹》:“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世说新语·德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之。” 另见本页nàn、441页nuó。
难難nuó❶ 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隰:洼地。阿:通“婀”,柔美的样子。) ❷ 驱除疫鬼的仪式。后写作“傩”。《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殴疫。”(殴:驱。) 另见425页nán、425页nàn。 难*難C4D1 (一)nan❶做起来费事的(跟“易”相对):这么多笔画的字确实~写/这事办起来~/~能可贵/~事。 ❷使感到困难:这~不住我/刁~。 ❸不容易;不大可能:~免/~保。 ❹不好:~听/~看。 (二)nan❶不幸的遭遇;灾难:大~临头/多~兴邦/遇~/遭~/~友/~兄~弟。 ❷质问:非~/责~/问~。 能够 能够能(~克服) 足(~用;差~自慰) 克 获(不~前来) 得(不~已) 可(~以) 良 堪(堪能;那堪;~以告慰) 能不能够:能否 表示能够:可能 能做某事:会(~算;~唱;~写) 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力所能及 完全能够:足以 不能够:难(~耐) 不堪 ☚ 达到某种境界 勉强 ☛
艰难 艰难难(遴难;维难;遴难) 屯(屯难;屯艰;钝屯;艰屯;险屯) 辛勤 顿踬 联蹇 险迍 艰迍 维艰 吃力 艰难,不容易:不易 艰难与容易:难易 艰难与顺利:险夷 创业或前进中的艰难:披榛 时世艰难:世屯 时吝 时局的艰难困苦:时艰 处于乱世,世道艰难:乱离多阻 繁重艰难:重难 困窘,艰难:阑珊 阑散 困苦艰难:困坷 辛苦艰难:辛难 险阻艰难:险难 阻难 阻艰 非常艰难:孔艰 很艰难 艰难的样子:戛戛 (困难:艰难)
另见:工作 创作 创业 道路 艰难 艰险 困难 困苦 ︱舒适 ☚ 艰难 艰苦 ☛
危难 危难难(难厄;难厄;艰难;急难) 艰厄 欹危 患急 隍阱 面临危难:临危 长年的危难:积困 困苦危难:困厄 困阸 困隘 忧患危难:忧危 灾祸,危难:灾危 (危险和困难:危难) ☚ 苦难 各种灾难 ☛
驱逐 驱逐驱(驱除) 逐(逐放;迸逐;摈逐;屏逐) 赶(赶逐;赶走) 逼(逼逐;逼遣) 放 攘(攘斥) 撵(撵逐;撵蹿) 斥(斥逐;斥除;斥屏;辟斥) 趁走 打趁 摈放 驱逐邪恶:斥疵 驱逐妖魔:驱妖 驱逐鬼疫:难(难止) 以符咒等驱逐鬼祟:驱鬼 拯救国家,驱逐敌人:匡攘 惊动驱逐:惊逐 逼迫驱逐:窘逐 征伐驱逐:讨逐 呵斥驱逐:诃逐 舍弃驱逐:弃逐 排挤斥逐:排逐 论罪斥逐:论斥 革除,驱逐:革逐 攻击驱逐:攻逐 像驱赶鱼一样驱逐:鱼驱 (赶走:驱逐)
另见:遣送 押解 ☚ 驱赶动物 挟持 ☛
灾难 灾难难(劫难) 劫(劫运;劫轮;黑劫) 祸(祸患;祸害;祸灾) 患(灾患;蠹患) 殃(灾殃) 酷 磨(磨劫) 厄(厄劫;刑厄) 厄(厄祸) 阸(阸困) 凶困 凶变疢疠 变故 厄灾 灾屯 灾否 灾魔 灾障 艰难,灾难:阸艰 厄运,灾难,大限:劫数 祸害,灾难:祸难 厄难 厄难 动乱,灾难:毒浪 面临灾难和危险:剥床以肤 剥及床肤 剥床及肤 发生大灾难:大难临头 国家发生动乱之类的大灾难:红羊赤马 常年有灾难:年灾月殃 许多灾难:万劫 千灾百难 三灾八难 三灾六难 四难三灾 灾难很多:多灾多难 (灾祸造成的苦难:灾难)
另见:灾害 灾祸 祸患 受灾 受苦 受难 ☚ 灾难 遭遇2 ☛
不好 不好坏(~人;~事;~处) 黑(~心) 孬(~种) 歹(~徒;~意)低(~级) 丑 差 难(~听;~看) 窳(~劣) 恶(~果;~习;~念) 劣(~等;~质;~迹) 离 秕(~政) 弊(~帚自珍) 莠(~言) 损 错(不~) 赖(~活着) 碜(~样儿) 惫(~赖) 粃 悭 瞎 痞 歉 逊 呰(~劣) 疢 孬 瞎(~籽;~谷) 糟 不济(眼力~) 不善 不妙(情况~) 不中 不美 不行 不佳 非奇 颓萎 不善,不好:无良 丑和美:丑美 嗤妍 质量、结局等不好:玍古 不够好:欠佳 不算好:不怎么样 不美好:黯淡 很坏:恶劣 事情或情况坏得很:鬼(~脾气) 糟糕 极差:滥劣 居中者最差:蜂腰 越掩饰或解释澄清,事情变得越糟糕:越描越黑 非常糟糕:一塌糊涂 一榻糊涂 一蹋糊涂 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河决鱼烂 坏得没法说:不像话 不像样子,不像话:不成名器 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一无可取 不能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不堪设想不堪想象 不堪置想 讵堪设想 岂堪设想
另见:样子 质量 丑陋 欠缺 不合意 ☚ 不好 低劣 ☛
责难 责难难(诃难) 表示责难:什么(你笑~) 责难和忌恨:诟忌 民众的责难:众过 怀疑责难:疑难 猜疑责难:嫌难 督察责难:纠责 别人前来责难:西邻责言 提出质问责难:发难 辩驳责难:驳难 追问责难:追难 贬低责难:贬驳 互相责难:相难 (指责非难:责难) ☚ 指责缺点 诘难 ☛
诘问 诘问难 讯(讯诘) 诘问其事故:请故 质询诘问:质诘 论辩诘问:论诘 辩驳诘问:驳诘 辩难驳诘:辩驳 辩诘 辨诘 伶牙俐齿地与人辩驳:口给交御 弹劾诘问:弹诘 (责问:诘问) ☚ 责问 质问 ☛
敌人 敌人敌(敌方;~军) 寇(寇虏) 虏奸贼 蜂虿 对敌人的蔑称:丑类 敌虏 丑虏 对敌众的蔑称:丑党 守备据点的敌人:守敌 从空中进犯的敌人:飞贼 共同的敌人:公敌 强有力的敌人:强敌 勍敌 劲敌 凶寇勍寇 东边来犯的强敌:东海鲸波 强大的敌人:勍盗 强有力的敌人:严敌 犷敌 强暴的敌人:强虏 狡猾的敌人:黠虏 顽固的敌人:顽敌 死寇 有积恨的敌人:敌(仇敌) 难 寇仇 冤仇,仇敌:冤 有宿怨的仇敌:冤仇 不可调和的仇敌:死对头 势不两立的敌人:死敌 一向作对的敌人:夙敌 凶猛的敌人:豺兕 凶恶的敌人:鲸鲲 鲸鲵 恶贯满盈的敌人:稔寇 被击败过的敌人:决蹯之兽 残败的敌人:遗虏 敌军主力被歼后残存的敌人:残敌 走投无路的敌人:穷寇 久已存在的敌人:宿敌 陷入困境之敌:阱兽 难以逃脱、极易被消灭的敌人:口中蚤虱口中之虱 杀死的敌人和生俘的敌人:馘俘 (敌对的人:敌人)
另见:仇恨 坏人 战争 破坏 ☚ 仇人 外敌 ☛
困难1 困难1难(~办;~为;~人;~行;~处;难以;难于;艰难;费~)屯(屯难) 维艰 不易 疐跋 戛戛 厄困 困难和危险:屯坎 屯险 艰厄 艰险 夷险 发生困难:犯难 各种困难:万难 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痛苦:千难万苦 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千难万险 当前的困难:眼前疮 前进中的困难、阻碍:沟沟坎坎 人生中存在很多困难和挫折:坎坷不平 极大的困难、危险:暗礁险滩 不易克服的困难:难关(渡过~)火焰山 (事情复杂,阻碍多:困难)
另见:事情 复杂 难办 无法 容易 ☚ 不容易 困难的程度 ☛ 难難nán;nàn(一) 那干切,平寒。困难,不易。《论语·宪问》:“贫而无怨~,富而无骄易。” (二) 奴案切,去翰。 ❶灾难,患难。《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毋苟免。” ❷仇怨,仇恨。《周礼·地官·调人》:“司万民之~而谐和之。” ❸反驳,责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壬人。” ❹通“”。恐惧。《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恭而不~,安而不舒。” 难 难清代府州县之类别。其地处极边、汉夷杂处、军民杂处、民风好讼及难于治理者称难府、难州、难县。 ☚ 疲 倚 ☛ 难難㊀nan❶不容易。如:难题,难关。 ❷不大可能。如:难怪,难免。 ❸不好。如:难看,难听。 ❹使感到困难。如:难不倒,难不住。 ❺古同“傩” (nuo)。㊁ nan❶灾患。如:遇难,难民。 ❷责备。如:非难。 难 难nan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施行某种动作、实现某种愿望具有相当的难度,相当于“不敢轻易”“难以”“很难”等。如:❶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难”句:郑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敢轻易激惹;独断专行者的欲望难以得逞。) ❷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文选·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难”句:然而这些情况可以跟聪明睿智的人说,很难对世俗的人讲。) ❸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世说新语·言语》“难”句:庾公说:“〔你〕为什么不仰慕孔子却仰慕庄周呢?”回答说:“孔圣人生而知之,所以难以企望和仰慕。”) ☚ 乃 宁 ☛ 难(難)nánⅠ ❶ (做起来费事的) difficult; hard; troublesome: 路 ~ 走。 The road is bad.; The going is hard. 我发现英语 ~ 学得多。 I found English much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这个问题太 ~ , 我解决不了。 This problem is too hard for me to solve. 这山很 ~ 爬。 This hill is hard to climb. ❷ (不容易; 不大可能) hardly possible: ~ 说 it's hard to say; you never can tell; ~ 忘 unforgettable ❸ (不好) bad; unpleasant: ~ 吃 taste bad; be unpalatable; ~ 听 unpleasant to the ear Ⅱ (使感到困难) put sb. into a difficult position: 这回把他 ~ 住了。 This puts him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这问题一下子把我 ~ 住了。 The question put me on the spot. 困难 ~ 不倒英雄汉。 A hero is never put off by difficulties. 另见 see also nàn。 ◆难办 difficult to manage or operate; hard to deal with; tough; 难保 cannot say for sure; difficult to ensure; 难辨是非 difficult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难辨真伪 har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rue and false; 难产 {医} difficult labour; dystocia; mogitocia; parodynia; be difficult of fulfilment; be slow in coming; 难处 hard to get along [on] with; 难处 difficulty; trouble; 难打交道 hard to deal with; 难倒 daunt; baffle; beat; 难道 surely it doesn't mean that ...; could it be said that ...; 难得 hard to come by; rare; seldom; rarely; 难得糊涂 where ignorance is bliss, 'tis folly to be wise.; 难点 aporia; difficult point; difficulty; 难懂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hard to understand; 难度 degree of difficulty; difficulty; 难分高低 hard to tell which is better; 难分难舍 cannot bear to part from each other; find it difficult to tear apart; 难怪 no wonder; understandable; pardonable; 难关 difficulty; crisis; barrier; tight squeeze; 难管 difficult to govern; hard to rule; 难过 have a hard time; feel sorry; feel bad; be grieved; 难解难分 be inextricably involved (in a dispute); be locked together (in a struggle); neither would give in; neither can get the upper hand;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cannot bear to part with each other; 难堪 intolerable; unbearable; embarrassed; 难看 ugly; unsightly; shameful; embarrassing; disgraceful; 难免 hard to avoid; be booked for; 难民潮 refugee wave; 难民问题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fugees; 难能可贵 praiseworthy for one's excellent conduct; deserving praise for one's excellent performance or behaviour; estimable; rare and commendable; 难燃纤维 flame retardant fibre; 难燃油 fire resistant oil; 难人 difficult; delicate; ticklish; a person handling a delicate matter; 难熔玻璃 high-melting glass; 难熔合金 refractory alloy; 难熔金属 refractory metal; 难如登天 as difficult as to climb up to the sky; as difficult as going to heaven; 难色 appear to be reluctant or embarrassed; 难上加难 add difficulty to difficulty — extremely arduous; doubly difficult; extremely difficult; 难舍 loath to part from each other; reluctant to separate; 难舍难分 find it difficult to tear apart; be loath to part from each other; can hardly bear to tear oneself away; cannot bear to part from each other; (They) could not be torn apart.; find it very hard to part with...; (They) lingered, hardly able to part.; 难事 difficulty; a hard nut to crack; 难受 feel unwell; feel ill; suffer pain; feel unhappy; feel bad; 难说 it's hard to say; you never can tell; 难逃法网 be unable to escape the net of justice; cannot escape punishment; 难题 difficult problem; a hard nut to crack; aporia; poser; hot potato; facer; headache; stinker; teaser; ticklish problem; 难听 unpleasant to hear; offensive; coarse; scandalous; 难忘 unforgettable; memorable; 难为情 ashamed; embarrassed; shy; find it difficult; disconcerting; embarrassing; 难为 embarrass; press; be a tough job to; thank you for the trouble you have taken; 难闻 smell unpleasant; smell bad; 难兄难弟 two just alike; a well-matched pair of brothers;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a-dozen of the other.; one as ... as the other; two of a kind; 难言 feel embarrassed to mention; 难言之隐 sth. which it would be awkward to disclose; a painful topic; a sore subject; sth. difficult to voice [express]; sth. embarrassing to mention; sth. which ails one's mind and hard to state; 难以 difficult to; 难以启齿 be too shy to speak out; have a bone in the throat; hard to speak out; too embarrassed to mention sth.; too embarrassed to say it; 难以忍受 be hard to bear; 难以收拾 out of hand; 难以挽回 It is hard to rotrieve.; 难以形容 baffle [beyond] description; cannot be described by words; difficult to portray in words; have no words to express ...; 难以置信 be hardly worthy of belief; be beyond belief; be difficult to believe; be rather hard to swallow; 难于登天 be as difficult as climbing up to heaven; be harder than to ascend to heaven; be harder than to leap to the sky; be more difficult than climbing up to heaven; 难于理解 beyond [out of] one's depth; 难于启齿 have a bone in the throat; difficult to speak out one's mind
难(難)nànⅠ (不幸的遭遇; 灾难) catastrophe; calamity; disaster; adversity: 大 ~ 临头 be faced with imminent disaster; 多 ~ 兴邦 much distress regenerates a nation; 逃 ~ flee from danger; be a refugee Ⅱ (质问) take to task; blame: 非 ~ blame; reproach; 责 ~ censure; blame 另见 see also nán。 ◆难胞[侨] fellow countryman residing abroad suffering from oppression; 难民 refugee; 难兄难弟 fellow sufferers; 难友 fellow sufferer 难nàn❶ 难起萧墙|难兄难弟
❷ 大难临头|多难兴邦|多难之秋|赴难如归|国难当头|患难夫妻|患难与共|患难之交|临难不苟|临难不惧|排难解纷|有难同当|遇难成祥
❹ 多灾多难|毁家纾难|救苦救难|捐躯赴难|临危蹈难|履险犯难|排忧解难|逃灾避难 另见nán。
难nán❶ 难得糊涂|难分轩轾|难割难分|难乎为继|难乎为情|难解难分|难能可贵|难舍难分|难兄难弟|难言之隐|难以理喻|难以名状|难以启齿|难以置信|难于启齿
❷ 避难就易|更难仆数|急难好义|艰难困苦|艰难曲折|艰难时世|艰难险阻|千难万险|疑难杂症|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难行易|质难问疑
❸ 暗箭难防|本性难移|冰山难恃|秉性难移|禀性难移|插翅难飞|寸步难行|独立难支|独木难撑|覆水难收|孤掌难鸣|故土难离|好梦难圆|河清难俟|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家贼难防|李广难封|没齿难忘|女大难留|泼水难收|仆数难更|骑虎难下|千载难逢|寝馈难安|寝食难安|青春难再|罄竹难书|善钱难舍|盛情难却|水覆难收|宿疾难医|天理难容|尾大难掉|溪壑难满|心病难医|心痒难挠|羞愧难当|朽木难雕|一木难支|一言难尽|意去难留|永生难忘|永世难忘|有口难辩|有口难言|欲壑难填|在劫难逃|在所难免|众口难调|众怒难犯|壮志难酬|擢发难数|孳蔓难图|滋蔓难图|自身难保
❹ 急人之难|进退两难|勉为其难|排除万难|排纷解难|排忧解难|强人所难|天步艰难|知易行难|执经问难|质疑问难|左右为难 另见nàn。 难nán,“難”的简化“難”本为形声字,鸟名,后被借作他用,“隹”为形,声符字已亡(详见“堇”字条)。以“难”作声符的字有: tān 摊(摊牌) 滩(沙滩) 瘫(瘫痪) nuó 傩(傩戏) 相关链接 d、t、l、n均为舌尖中音,一音之转,属近似音。 难難(10画) ❶nán ❷nàn
 【提示】又,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隹,不要错写成佳。 *难(難)nán10画 又部 (1) 不容易;做起事来费事:~题|(事)~办|(路)~走|(字)~写|有苦~言。 (2) 使感到困难:这下子可把他~住了。 (3) 不大可能:~免|~保|谁胜谁负,还很~说。 (4) 使人感到不好:~听|~看。 另见nàn(287页)。
*难(難)nàn10画 又部 (1) 不幸的遭遇:~民|灾~|遇~|患~之交|多~兴邦。 (2) 质问;诘责:非~|责~|问~。 另见nán(287页)。 难難1.nán 2.nàn1.nán 春秋以来的形声字。从隹(zhuī,古与鸟通。《说文》以鸟旁的为正体,以隹旁为或体,不合适),堇(是仅(僅)、墐等的本字)声。堇字甲骨文最初作 。象两臂交缚之人形,为祭献之人牲。后来下面加火字旁,象焚人以祭。又都是熯(通旱字。干(乾)义)的本字。金文把火旁渐讹成土旁。到小篆、隶楷继之。堇与难声母演变如浇挠、今念例。熯与难如含念、缓暖例。两字并且叠韵。堇与难的韵变如今念、民眠、磷怜(憐)例。因人被捆绑焚烧有困难(nán),也有灾难(nàn)义。难字也有会意成分(“隹”或后加)。《说文》以为是一种鸟名。难就是不容易。如:难事|难题|难得。组词如:艰难。元代以来简化为符号字。左旁从又。作“难”。现作规范字。见《总表》。略引申为不大可能。如:难免|难保|难道(说)。又指使人不好办。如:把他难住了。组词如:难为(-wei)。如:难为你了。引申为不好。如:难听|难看。古代又作傩(nuó)的本字,旧指迎神赛会。 2.nàn 人被捆绑焚烧,是灾患、困苦义。如:难民|遭难|逃难。组词如:灾难|患难。转义为诘责。如:非难|责难。 难難★繁◎常★常
形声,小篆从隹,堇(jǐn)声,隶定为“難”。本义读nán,鸟名,假借为困难、使感到困难、不好等;又读nàn,由困难义引申为灾祸、质问等。元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难”,用符号又代替原字音符。 【辨析】 ❶以“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tān:滩、摊、瘫∣nuó:傩。 ❷“难(難)”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摊(攤)、滩(灘)、瘫(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