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老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刺老鸦 【名称出处】:《黑龙江中药志》 【概况】: 异名 刺龙牙、虎阳刺(吉林)。 基源 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辽东椒木的根皮。 原植物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Dimorphanthus elatus Miq.)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1.5~6m。树皮灰色,密生坚刺,老时脱落,仅剩刺痕;小枝淡黄色,有短刺,嫩枝上刺较长,长可达1.5cm。叶为二~三回单数羽状复叶,长40~80cm,叶柄长20~40cm;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线形,长约3mm,边缘有纤毛;叶轴和叶片轴基部通常有短刺;羽片有小叶7~11,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薄纸质或膜质,阔卵形、卵形到椭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下面灰绿色,无毛或两面脉上有短柔毛和细刺毛,边缘疏生锯齿;小叶柄极短,顶生小叶柄较长,可达3cm。 伞形花序聚生为顶生伞房状圆锥花序;主轴短,长2~5cm;花白色;萼具5齿,无毛;花瓣5,卵状三角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球形,5棱,直径4mm,黑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图38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阔叶林中或林缘。 朝鲜、原苏联、日本有分布。 。【生药】:采集 春季采收,晒干。 药材产于黑龙江。 鉴别 根皮筒状、单卷或双筒状,有的中部以下有分歧,微弯曲,长15~36cm,厚约1.5~3mm;表面浅灰棕色或暗灰棕色,有的栓皮呈鳞片状剥离,剥落处有纵裂纹,皮孔横生,呈圆点状或椭圆形,内表面暗棕黄色或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或类白色,在紫外光下显浅蓝色荧光。 几无臭,味先微涩而后苦。 干皮单卷筒或双卷筒状,长10~15cm,厚约1.5~2mm;表面具皱裂,粗糙,内表面暗棕黄色或黄白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在紫外光下显浅蓝色荧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胡萝卜甙-6’-棕榈酸酯,罗盘草甙A(Silphioside A),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t ester),竹节人参甙Ib(Chikusetusaponin Ib),楤木皂甙(Aralosides)A、C、G,无梗五加甙D(Acanthoside D)。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92;27(7):528 【药理】: ❶ 对心血管作用 龙牙楤木(刺老鸦)总甙5mg/kg ip,能改善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变化,显著减少缺血心肌组织肌酸磷酸激酶(CPK)的释放,显著减少缺血动物心肌组织和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保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1]。 龙牙楤木总甙100mg/kg ig,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小鼠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 ❸ 抗炎抗变态反应 龙牙楤木总甙117,234mg/kg ig,可抑制大鼠角叉菜胶、去肾上腺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对组胺、PGE2、5-羟色胺(5-HT)、热烫性、制霉菌素性足肿也有抑制作用;117mg/kg ig也可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巴豆油气囊肿的渗出及肉芽增生,降低炎症组织中的PGE2及组胺含量,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胸腔渗出液及白细胞的增多[4]。 龙牙楤木总甙117mg/kg ig,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Arthus反应、反向被动Arthus反应、结核菌素引起的大鼠胸腔渗出液及白细胞的增多[4]。龙牙楤木总甙117mg/kg ig,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Arthus反应、反向被动Arthus反应、结核菌素引起的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及大鼠佐剂关节炎[5]。 ❹ 对前列腺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龙牙楤木总甙50mg/kg ip,连续7d,能显著刺激小鼠肾脏PGE2和PGF2α的合成,诱导小鼠肺、肾cAMP含量增加,使cGMP含量下降[6]。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8;2(1):20 [2] 中草药 1991;22(3):114 [3] 中草药 1991;22(2):78 [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1;5(1):30 [5]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1;5(1):34 [6]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8;4(3):150。 【药性】: 性味 辛,平。 有小毒。 功效 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活血。 主治 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阳虚气虚,肾阳不足。 ❶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肝炎,糖尿病,胃痉挛,便秘,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捣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