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难经本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难经本义医经类著作。元滑寿撰。二卷。寿有《读素问钞》已著录。滑氏认为《难经》原书编次错乱,文字缺漏,而历代注本多不能释其本义,遂参考元以前诸家《难经》注本,结合其个人见解,约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撰成此书。共七万余字。首列难经汇考、阙误总类以及难经图等。继载经文,并附注释。凡营卫部位、脏腑脉法、经络腧穴以及病理诊断等,均予考证论述。“约其词、博其义”,论理详明,探隐辨疑,钩其玄要,发前人所未发。颇受后世称赞,是研究和学习《难经》重要参考书。有明万历十八年(1590)刻蓝印本,一九一八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 难经本义书名。2卷。元·滑寿撰于1361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见解予以发挥,在《难经》注本中影响较大。建国后有排印本。 难经本义书名。元·滑寿(伯仁)撰,刊于1366年,2卷。是集各家对《难经》注释之长,订正脱文误字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部作品。对《难经》的原义也有所发挥,是《难经》注本中影响较大者。今有排印本。 难经本义二卷。元滑寿(1304—1386)注。滑寿字伯仁,号撄宁,原籍许州(今河南许昌),后迁居仪真(今江苏仪征)、鄞县(今属浙江省)等地,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出身于仕宦之家,博通经史,尤精医道。曾先后从师于当世名医王居中、高洞阳,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颇有研究,临床善于审症用药,尤以针灸之术闻名当世。滑氏除注释古代医书外,另著有《十四经发挥》、《读素问钞》等。《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秦越人即扁鹊,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曾学医于长桑君,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及中医内外各科医术,脉疹奇绝,名闻天下,《史记》有传。《难经》为我国古代著名医学经典之一,约成书在《内经》之后,《伤寒杂病论》之前,即战国至秦汉时期。书中就《内经》理论问题设有八十一难,展开讨论,是以为名。全书内容涉及问题广泛,而阐述十分精要。大部分篇章探讨脉象、经络、脏腑等方面问题,对中医理论,尤其是脉象之学,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难经》始载隋唐志书,三国时代吴国太医吕广曾有注本,已失传。唐代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之《难经》,悉与滑氏注本相合,当可证明滑氏所注即据古本。《难经》注家甚多,惜均无传本。滑注博采十一家之说,因而不但使《难经》孤本传世,而且保存了诸多已佚之历代注家观点。滑寿以自己见解融汇各家观点,辩论精辟,考证详审。今有明刻 《医要集览》本。其书首列《 〈难经本义〉汇考》一篇,阐述该书之名义源流。次列《〈难经本义〉阙误总类》一篇,叙列书中脱文误字。又列《〈难经本义〉图说》一篇,解说脉象、经络、脏腑、气色与病理病机之关系。之后是正文,共分二卷八十一篇。书前有元至正时张翥等所作序文四篇,可为了解该书之引导。另有明吴勉学刊古今医统本,守山阁刊本,日本国佚存丛书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铅印本,1987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校注铅印本。 难经本义nànjīnɡběnyì医书。2 卷。元·滑寿撰。刊于1366 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 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 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难经》, 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予以考订辨论, 释义能融汇诸家, 结合个人见解予以发挥, 在《难经》注本中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