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刺果峨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刺果峨参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 异名 峨参(新疆药材名)。 基源 为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刺果峨参的根和叶。 原植物 刺果峨参Anthriscus nemorosa(M.Bieb.)Spreng.[A.aemula(Woron.)Schischk.] 形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茎圆筒形,粗壮中空,有纵沟纹。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7~12cm,二~三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深锯齿;最上部茎生叶无柄,仅有叶鞘,叶鞘边缘有白色柔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无或1;伞辐6~12,长2~5cm,无毛;小总苞片3~7,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有白色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3~11,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有内折的小尖头;花柱基圆锥形。双悬果,果实线状长圆形,长6~9mm,表面密生疣状毛或细刺毛。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76页.图版33∶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620~3800m的山坡草丛及林下。亚洲北部及欧洲东部也有分布。 。【化学】: 根含峨参内酯(Anthricin)、异峨参内酯(Isoanthricin)、洒维宁(Savinin,l-Hibalactone)及刺果峨参素(Nemerosin)等[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47 [2] CA 1982;97:69257j 【药性】: 性味 甘、辛、微苦,微温。 功效 补中益气,祛瘀生新。 主治 脾虚腹胀,腰痛,肺虚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1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