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进攻高丽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进攻高丽战争高丽位于隋境东北,地跨鸭绿江两岸,是建立在今中国辽东和朝鲜北部的一个古代国家。辽东地区,自古已入中国版图,四、五世纪之交被高句丽好大王占据。隋初,高丽王汤一如事周之礼,遣使朝贡不绝。及平陈,汤大惧,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开皇十七年(597年),文帝诏书责之。会汤死,子元立。十八年春,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隋辽西。隋营州刺史韦冲击走之。文帝大怒,下诏黜元爵位,命汉王谅为元帅,总水陆三十万伐高丽。因运输不继,陆军乏食,又得疾疫,水军遭风,船多溧没,全军失利而归。元亦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大业初,天下全盛,高丽又私通于突厥启民可汗。大业三年(607年)秋,炀帝北巡榆林,在启民可汗帐中见到高丽使者。裴矩因说炀帝:“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但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炀帝因令牛弘宣昌,徵元入朝。元惧,藩礼颇缺。至大业六年十二月,元犹不至,乃谋讨服之。因之,在大业八年、九年、十年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大业七年二月,炀帝自江都抵涿郡,下诏征兵伐高丽。次年,全国应征兵士皆集于涿郡,计一百一十余万,合为二十四军。隋军渡过辽水,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西北)。高丽固守。炀帝令诸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因之每城将陷,高丽便声言请降,隋军便停止进攻。及报告炀帝准降时,城中部署完备,继续固守,如是再三,失去克敌战机。由是食尽师老,运输不继,诸军多败绩。出师时,水军四万只剩数千;陆军三十余万,归还者只二千七百人。大业九年,第二次进攻高丽,与高丽军在辽东城展开激战。隋军用云梯、地道等昼夜不停地进攻,双方死伤惨重。高丽固守甚感困难。会杨玄感起兵,炀帝大惧,抛弃大批军资,连夜还师。大业十年,炀帝再次到涿郡,下诏三征高丽。时天下义军蜂起,人多流亡,军多失期。至辽水,高丽亦困弊,遣使乞降,于是,双方罢兵。隋征高丽的战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