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唐长安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唐长安城 隋唐长安城隋唐时期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市区。隋文帝开皇二年(前582年)宇文恺奉诏兴建,次年隋文帝迁入新都。因隋文帝在北周时曾受封为大兴郡公,故命新都为大兴城,宫城称大兴宫,正殿称大兴殿。唐时相沿为都,更名为长安城,将大兴宫改称太极宫、大兴殿改称太极殿。唐末,朱温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此后长安城不再为都,仍为一方重镇。隋唐长安城址所在地形开阔,自北而南有六条高坡,或说是取《周易》乾卦之数。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七十步,周长六十七里。经勘测,其东西宽九千七百二十一米,南北长八千六百五十一米七,周长约三万六千七百米。设城门十二座,北垣西为光化门;东为华林门,唐改芳林门;唐时在此二门之间又增景耀门。东垣北为通化门,中为春明门,南为延兴门。南垣东为启夏门,中为明德门,西为安化门。西垣南为延平门,中为金光门,北为开远门。宫城在北部中央,南为皇城。皇城正门朱雀门连接朱雀大街,通明德门,为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相互对称,西有五十五坊,东有五十四坊(因东南城角曲江池占去一坊之地),共一百零九坊。设东市、西市。唐时曾一度设中市、南市。唐时在北郭城外东部增筑大明宫,唐玄宗时又在东垣内修筑兴庆宫。此一时期佛、道两教兴盛,长安城内所建寺院道观达百余所,著名者如大兴善寺、玄都观等。其慈恩寺塔(大雁塔)、荐福寺塔(小雁塔)保存至今。五代以后,此长安城虽被沿用,但规模大为缩小。 ☚ 建康城 隋唐洛阳城 ☛ 隋唐长安城隋、唐两代京城,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市区和郊区。创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隋时称“大兴”,唐改称“长安”。全城总面积达八十三平方公里,周长为三十六点七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此城规划整齐,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外郭城为东西稍长、南北稍短的长方形,宫城在其北部正中,皇城在宫城之南。由皇城正南的朱雀门通往外郭城正南明德门的朱雀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大街,宽达一百五十五米,外郭城内为居民区,由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干道划分成一百零八坊,各址均筑坊墙。郭城内还设两个市,为工商留易之所。唐代又在长安城的东北修建了大明宫,在郭城东部修建了兴庆宫和夹城,并在郭城东南修建了曲江芙蓉园。隋唐长安城是我国中古时期封闭式都城的典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