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唐洛阳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隋唐时期东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地跨洛水两岸。隋大业元年 (605年),隋炀帝命杨素、宇文恺等营建新洛阳城,以为东都。唐初废东都之名,而称洛阳宫。至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复称东都。及武则天临朝听政,于光宅元年(684年)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以神都为周都。唐中宗复位,复改称东都。安史之乱以后,洛阳城遭到破坏。据史书记载,隋唐洛阳城“南广北狭”,周长六十九里二百十步。设城门十座,北垣西为徽安门;东为喜宁门,唐改安喜门。东垣北为上春门,唐改上东门;中为建阳门,唐改建春门;南为永通门。南垣东为长夏门;中为建国门,唐改定鼎门;西为白虎门,唐改厚载门。西垣南为丽景门,北为宣曜门。城内西北角建有宫城,宫城南有皇城,北有曜仪城、圆壁城,东有东城,含嘉仓城。宫城中央大殿和皇城正门端门都正对伊阙。城内居民区隋时设一百二十坊及丰都(东市)、大同 (南市)、通远 (北市) 三市。唐时设一百零三坊及三市,改隋东市为南市、改随南市为西市,北市相沿。今经实测,隋唐洛阳城周长为二万七千五百一十六米,其北垣长六千一百三十八米,东垣长七千三百一十二米,南垣长七千二百九十米,西垣长六千七百七十六米。五代时梁以洛阳为西都,唐、晋皆曾一度以洛阳为都,为时极短。宋代以洛阳为西京,有洛学兴起。金代以洛阳为中京,设金昌府,在隋唐故城内重筑城,周八里余。相沿于明清时期。 ☚ 隋唐长安城 渤海五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