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州古州名。西魏置。治普宁县 (今仁寿县东)。领3郡,约当今仁寿、井研、简阳、双流等县市地。后屡有改复,辖境渐小。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 废州置陵井监,因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而得名。治仁寿县。宣和四年 (1122年)改名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 (1163年) 改为隆州。 陵州 陵州元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河间路。《元史·地理志一》:“陵州:本将陵县,宋、金皆隶景州。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割隶河间府。是年升陵州,隶济南路。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复为县。三年,复为州,仍隶河间路。” ☚ 灵武郡 零陵郡 ☛ 陵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置,治所在普宁县(今四川仁寿县东)。隋改为仁寿县。隋大业初改为隆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陵州。贞观元年移治今仁寿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仁寿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陵州。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等县及双流县东南地。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 改为陵井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