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曲子
广泛流传于陕西境内的曲子的总称,是一种以曲牌连缀形式为主体的坐唱艺术。关中地区东部、中部被称为关中曲子或迷胡(眉户)曲子;关中西部和陕南、陕北的称谓则冠以地名,如在安康称安康曲子,在洛川称洛川曲子,凤翔、宝鸡一带称西府曲子等。最初为群众自娱同乐的坐唱活动,后经长期发展衍化,一些地方开始用曲子演唱皮影戏并进而发展成为戏曲——迷胡(眉户)戏。但至今,坐唱形式的陕西曲子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仍保持了业余自娱性质,无职业班社。陕西曲子的唱腔非常丰富,它是在陕西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吸收各地流传至陕西的多种时调小曲逐步形成、完善的。陕西曲子曲牌繁多,结构各异,因之传统曲目的词格十分多样,除常见的七字句和十字句外,其他各类长短句式均可见到。曲牌大体可分为常用联套曲牌、单牌只曲和杂调小曲三类,其音乐色彩大致可分为硬音、软音两类。陕西曲子的伴奏乐器有: 三弦、板胡、笛子、水水(碰铃)、梆子和四页瓦,近代也有加入二胡、扬琴的。

陕西省岚皋县曲子艺人田兴智(左四)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