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军屯和邮驿明代的陕北,实行以军户屯田经济为基础的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军户遍及全国,与州县错杂而居,屯田也往往与民田犬牙交错。但在边地来说军户比重大一些,而陕北的延绥则是国内军户集中的地区。在延绥镇直属的地区,明代是没有民户的,延绥以南的延安府军户与屯田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当时延安一府实际上是半军半农的地区。在今陕西省境内明代共有屯田85486顷,其中今榆林范围内就有43861顷,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在明代,这里基本上是个军屯区。明代陕北的另一特点是邮驿制度十分发达。明代在今陕西省境内共设驿站47处,其中延安一府即有19处,占总数的40%左右,而延绥镇所属的塘铺等军用驿传机构还不包括在内。明代陕北并非行政中心,邮驿系统的设置完全是与边防的需要有关。军屯和邮驿的发达,是明代陕北经济和通讯递运的两大特点,也是当时陕北重要军事地位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