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北公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北公学学校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实施国防教育、培养地方抗战干部的革命学校。创建于1937年,成仿吾任校长。教学组织,主要着眼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自学为主,集体互助。在考试的组织形式上,有教学成果的检查制度。教学检查一方面是给学员提供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演习、整理、综合和提高的机会,同时,也是检查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员的情况,教员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等等。检查学习的方法除笔试外,还有讨论会、辩论会、问答晚会、学习笔记、学科展览会、集体创作会、实习通讯等,这些都是考查学习成果的途径。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革命大学名。1937年11月在延安成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政治工作干部的学校。校长成仿吾。教育方针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培养抗战干部。初期有学员600余名。课程是3分军事7分政治。1939年一部分师生并入华北联合大学,另部分留在延安。1941年留延安部分并入延安大学。从创办到结束,先后培养革命干部12000余人。 陕北公学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前身为抗日军政大学附设的一个大队。1937年9月在延安成立,成仿吾任校长。1938年7月陕公在关中设立了分校。1939年夏陕公的一部分并入华北联合大学,留在延安的陕公师生同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陕公。1941年9月陕公与中国女子大学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 133 陕北公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37年9月成立于延安。校长成仿吾。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施以短期革命教育,课程为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特点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1939年夏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1939年11月部分恢复。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 ☚ 东北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 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Shanbei gongxue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培养抗日干部为目的干部学校,简称“陕公”。1937年9月创建,校址在延安,成仿吾任该校校长。该校的前身是抗日军政大学附设的一个大队。招生对象是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学习期限,普通班为3—4个月,高级研究班为6个月,以高级研究班为基础成立的大学部为一年。陕北公学的校风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办学的目的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坚决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实施国防教育,为民族解放培养革命干部。课程设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主要课程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运工作、游击战争及军事常识、国内外时事等。在教学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和教学相长。课堂讲解与自习各占一半。学校还组织文化、教育等研究会,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活动。学校采取半军事性质的编制,分为班、分队、队、区队。1939年夏,与鲁迅艺术学院、工人学校、青训班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同年11月留在延安的部分师生恢复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并入延安大学。 ☚ 抗日军政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 陕北公学见“教育学”中的“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1937年9月成立。校址在延安,校长为成仿吾。课程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教学注重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和讨论研究。1939年部分并入华北联合大学。余部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简称“陕公”。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校长成仿吾、副校长李维汉、教务主任邵式平。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并有南洋、越南、朝鲜等地的爱国华侨青年。陕公实施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的教育方针。由成仿吾、吕骥谱曲,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审定的陕北公学校歌,明确地提出了要“争取国防教育的模范”的口号。从1937年8月至1939年7月,共培养出1万多名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39年7月,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校联合,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41年9月并入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7年在延安正式开学,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培养政治工作干部的学校。校长是成仿吾。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生活学习的特点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课程分为政治、军事两部分,采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一 ☚ 辅仁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 ☛ 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7年在延安正式开学,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培养政治工作干部的学校。校长是成仿吾。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生活学习的特点是: 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课程分为政治、军事两部分,采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一致的教学原则。1939年大部分师生并入华北联合大学,挺进晋察冀,1941年成为延安大学的一部分。 ☚ 辅仁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 ☛ 陕北公学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设的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1937年9月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延安创办培养广大知识青年的 “陕北公学” ,以便为抗日战争培养急需人才。校长成仿吾。1938年7月又在关中成立了陕北公学分校。学校以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为办学原则。采用半军事性的编制,分为班、分队、学员队、区队。课程3分军事7分政治,有社会学概论、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学习期限普通班3个月~4个月,高级班为6个月。1939年夏,根据延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与 “鲁艺” 、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成华北联合大学。同年11月又决定留在延安的部分师生重组陕北公学,设民主政治系、民主经济系、民族文化系和国防教育系。1941年9月合并于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1937年8月成立于延安。成仿吾任校长。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施以短期的革命教育。从1937年8月至1939年7月的两年中,陕北公学培养了七千多名干部,分布到全国各个解放区战场,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1939年一部分并入华北联合大学;一部分仍留延安。1944年并入延安大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