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霸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霸先503—559

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下若里人。出身寒微,初任里司、油库吏等微职。后任高要郡守、交州司马,因镇压交州农民暴动与保护南方政权有功,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梁大宝元年(550年)从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发兵,受梁湘东王萧绎节制,与征东将军王僧辩合兵,平定了侯景之乱,任征虏将军,与僧辩二人把持梁实权。梁承圣四年(555年)西魏攻陷江陵,杀梁元帝,霸先遂与僧辩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梁王太宰。北齐派兵护送梁武帝侄萧渊明来作梁帝,僧辩畏齐兵,迎立萧渊明。霸先经再三苦争不从,遂袭杀僧辩,另立方智为帝。被加任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独控大权。同年震州刺史杜龛叛乱,并约会北齐军进攻,偷袭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霸先大败北齐军,镇压了杜龛,受封为义兴郡公,旋改封陈王。太平二年(557年),代梁自立,国号陈,改年号为永定,在位三年而卒。

陈霸先503—559

南朝梁将领,陈建立者,即陈武帝。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出身低微。初任油库吏、传令吏等职。后参与镇压交州农民起义,累官西江督护、高要太守、交州刺史、征北大将军、镇卫大将军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在广州起兵,归湘东王萧绎(后为梁元帝)节制,征讨叛将侯景,取胜,功授征虏将军。承圣三年(554年),梁元帝在江陵被西魏袭杀,他与征东将军王僧辩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拥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宰。天成元年(555年),因王僧辩屈服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元帝之侄萧渊明为帝,遂杀僧辩与渊明,仍立方智为帝(即梁敬帝),改元绍泰。同年,在与北齐军作战中,适时善施,大败十万敌军,受封陈王。太平二年(557年),废帝自立,改国号为陈。在位三年。

陈霸先

082 陈霸先503—559

南朝陈建立者,即陈武帝。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557—559年在位。小吏出身。梁时官至始兴(今广东韶关)太守,太清三年(549)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王僧辩会合,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梁元帝被杀后,与王僧辩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奉萧方智为梁王,太宰。天成元年(555)王僧辩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即袭杀王僧辩,立方智为帝,改元绍康。同年击败北齐进攻。太平二年(557)受封为陈王,不久代梁自立,国号陈,年号永定。在位时曾效梁武帝,至大庄严寺舍身。

☚ 萧衍   拓跋宏 ☛

陈霸先503—559

即陈武帝(557—559)。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出身寒微。参与镇压交州农民起义起家。侯景之乱中起兵于岭南,从湘东王萧绎(梁元帝)讨平侯景。西魏袭破江陵,梁元帝被杀,他与王僧辩奉元帝子萧方智为梁王。绍泰元年(555年)又杀王僧辩,立方智为帝。同年败北齐。太平二年(557年)封陈王,旋代梁自立。

陈霸先503~559

南朝陈武帝。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天成元年(555年),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受封陈王,不久受禅为帝。

陈霸先503—559

即陈武帝。南朝陈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初为高要太守,因讨平卢子略等,授交州刺史。太清三年(公元549年), 在广州起兵,归湘东王萧绎节制,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梁元帝在江陵被杀,他与王僧辩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奉萧方智为太宰。天成元年(公元555年),又袭杀王僧辩,立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同年击败北齐南侵,受封陈王,不久受襌为帝。

陈霸先503—559

即陈武帝。南朝陈的建立者。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原籍颖川许县(河南许昌),西晋末年其祖先侨居江南,始为吴兴长城(浙江长兴)人。初为小吏,后随梁宗室新喻侯萧映至广州,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官至江西督护、高要太守。在平定侯景之乱中,其功居多,拜司空、扬州刺史,镇京口。梁元帝为西魏俘杀后,他与王僧辩在建康拥立萧方智。天成元年(555),僧辩在北齐利诱下废方智,立萧渊明,激起南方人民的反抗。他乘机击灭僧辩,复立方智。同年打退北齐的进攻,独揽朝权。太平二年(557)代梁称帝,国号陈,年号永定,都建康(江苏南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4:09